國慶假期前夜,北京朝陽區某漢庭酒店房價飆升至1200元/晚,相當于月薪2萬群體的1/15收入。這并非孤例——2024年國內經濟型酒店數量較2020年減少19%,但連鎖品牌市占率卻從21%飆升至32%。當百元旅館被批量消滅,3億普通消費者正被迫面對一個殘酷現實:住宿自由,已成為資本游戲下的犧牲品。
![]()
經濟型酒店
財報里的行業變局:從漢庭到全季的集體轉型
華住集團最新財報揭露了經濟型酒店的脆弱性:布丁酒店RevPAR同比下滑12%,200元定價天花板難敵全季600元的價格區間。連鎖集團的應對策略簡單粗暴——將經濟型改造成"偽中端"。漢庭優佳裝修成本僅增加12%,房價卻暴漲58%;如家Neo通過更換燈具和墻紙,單房收益提升40%。
這種"貼牌升級"的暴利模式催生行業集體轉向。亞朵2023年營收46.7億,同比增長106%;錦江酒店中高端品牌占比突破50%,維也納酒店入住率反超傳統經濟型品牌。當改造一間客房的邊際收益超過新開三家經濟型酒店,資本的選擇不言而喻。
![]()
酒店
OTA算法歧視:低價房型為何"被消失"
預訂平臺與連鎖酒店的利益共謀,正在系統性消滅低價選擇。某OTA內部文件顯示,節假日期間算法會優先展示高價房型,將經濟型客房設置為"僅剩1間"狀態。北京周杰倫演唱會期間,平臺通過動態調價系統鎖定85%低價房源,迫使消費者接受溢價50%的中端房型。
更隱蔽的操控來自會員體系。華住70%收入來自會員貢獻,這些"高凈值用戶"成為渠道方與酒店聯合收割的對象。當三巨頭控制著32%的市場份額,所謂的市場調節已淪為價格壟斷的工具。
![]()
酒店
供需兩端的漲價合謀
供給端的算計赤裸裸:中高端單房收益是經濟型的3倍,加盟費與房價直接掛鉤。2024年三大集團新增酒店中,經濟型占比僅17.6%,中高端戰場集中度高達50%。需求端則陷入囚徒困境:消費者每削減100元預算,就有7%會放棄住宿消費,但剩余人群仍在價格戰中內卷。
54%存量經濟型酒店陷入惡性競爭。布丁酒店推廣費用增加2倍僅換來7%營收增長,而維也納通過提價策略實現入住率反超。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怪圈,最終將市場推向全面中高端化。
![]()
經濟型酒店
黃金時代終結:3億人的住宿降級危機
回溯2012年行業拐點,如家均價從170元降至160元時,利潤率已跌破5%。如今漢庭國慶房價達普通白領日薪的3倍,催生出新型替代方案:上海網吧夜機位預訂量增長210%,膠囊旅館成為差旅新選擇。
華住創始人季琦預言的"中檔酒店洗牌"正在應驗。三巨頭逆勢擴張1.3萬家中高端門店,卻無人關注被犧牲的基層需求。當住宿淪為資本操控的金融產品,那些舍不得住漢庭的普通人,或許該問問:我們究竟在為誰的暴利買單?#十一月創作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