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義縣桃溪鎮陶村街巷,譚海燕的忙碌身影隨處可見: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散步,提著生活用品往獨居老人家趕,或是在醫院病床前照料至親。這位普通農村婦女,以柔弱肩膀扛起家庭與社會責任,用“孝”守護至親,用“愛”溫暖鄉鄰,把“孝老愛親”的美德融進日常。
婚后,譚海燕主動與家人同住,照料右腿殘疾的公公和做村清潔的婆婆。一家四口靠務工為生,雖不富裕卻和睦,這份安穩在2017年清晨被打破。那天婆婆掃完兩條巷,胸口悶痛難忍,獨自去衛生院時突然失語,醫生判斷是中風前兆,催著轉往武義第一人民醫院。
上班的譚海燕接到消息,急忙拿上婆婆換洗衣物趕往衛生院,見婆婆說不出話、眼神焦慮,她紅了眼眶。救護車中,她緊握婆婆的手輕聲安慰。住院17天里,譚海燕早出晚歸,幫婆婆擦臉漱口,定鬧鐘每兩小時翻身防褥瘡。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婆婆一周能發出微弱聲音,十天能握她手指,如今已能清晰表達、慢慢走路。
![]()
對公公,譚海燕同樣上心。年歲漸長,公公殘疾的右腿肌肉萎縮,腰常疼得直不起。她四處打聽良方,聽說鄰縣膏藥有效便托友代購,貼前總先搓熱手,怕涼著老人。“海燕對我真沒話說,是我上輩子的女兒!”公婆常念叨,而譚海燕總笑說:“您二老把我當女兒,我也得把您二老當親爸媽待。”
照顧自家老人的同時,譚海燕的愛心也暖著鄉鄰。陶村70歲以上老人超600人,身為武義縣快樂志愿服務隊桃溪片區負責人,她把照顧家人的經驗融入志愿工作。自2022年6月服務隊桃溪分隊成立,她每月定期組織活動:理發先問老人滿意與否,剪指甲動作柔如待嬰,遇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還順手幫著打掃房間、整理衣物、清洗被褥。
截至目前,她已組織百余場志愿活動,服務老人2400余人次。“海燕心善又勤快,對我們像親人,有她在心里踏實又溫暖!”提起她,老人們總笑著豎大拇指。
從家庭到村社,從至親到鄉鄰,譚海燕數十年如一日堅守,讓孝老愛親的美德在平凡歲月中閃光,不僅溫暖身邊人,更在鄉間傳遞著向上向善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