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伙有沒有想過,酒駕這玩意怎么就屢禁不止呢?
成都的車禍至今已經快半個月了,至今咱們還沒見到詳細的藍底白字通報,具體啥情況脖子哥也說不清楚。
但你要是說起酒駕,那這個咱們汽車部熟啊。
![]()
咱一位同事曾經跟我描述過,當時她的媽媽是怎么無視親戚朋友的勸誡,執意酒駕回家的事情。
他媽媽意識是清醒的,說話也是帶邏輯的,也知道酒駕是不對的,但就是抱有一種奇奇怪怪的僥幸心理,酒壯慫人膽。
在那種飄飄然的情況下,一個平時開得很規矩的女司機,也變得犀利了起來。

結局也不出大家所料,除了 12 分再見,還獲得她兒子的一番哭笑不得的痛罵。
你說這有什么辦法呢?酒駕都入刑了,但總有人不怕死地 “我避他鋒芒”,總不能判無期、判死刑吧。。。
![]()
而且如果你不抓現行的話,其實酒駕還是有著很強的隱蔽性。所以到底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不僅我們,乃至全世界其實都很頭疼。
![]()
誒,但是這兩天美國搞出來的一個查酒駕裝置,說不定還真能看見點曙光。
最近,美國汽車交通安全聯盟(ACTS)的總裁羅伯特(Robert Strassburger)演示了他們最新研發的酒精安全檢測系統 DADSS。
![]()
從視頻我們可以看出,這玩意就安裝在儀表盤下面。在啟動車輛前,儀器會自動收集駕駛員呼出的氣體,大概 2-3 秒之后,如果 DADSS 系統檢測到酒精,那提示燈會亮紅色,車輛便無法啟動,直接從源頭上給酒駕摁住。
整個過程大概 5 秒左右。

羅伯特表示,這套系統目前的成本大概為 200-250 美元,隨著生產規模的加大,成本將會繼續下降。
簡便、快捷,據他們測算,如果以后每輛車都裝上這個系統,以后的酒駕能減少 70%。
有這好東西,米國佬怎么現在才拿出來?
![]()
我們查了下,其實這玩意已經研究了十多年了,真就直到今年才算有了量產的希望。
千禧年初的美國,正逐步建立完善的酒駕管理體系,立法將酒駕的標準從 0.10% 的血液酒精濃度降到 0.08% 。(大概就是將標準定為一小時喝三罐啤酒的程度)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對多次酒駕的司機實施 "酒精鎖",直接在車上裝一個吹氣酒精檢測儀,再輔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與移除酒駕司機(RID)、母親反對酒后駕車(MADD)等民間組織的大力宣傳,多管齊下治理酒駕。
![]()
一系列組合拳下,美國的酒駕致死人數,從上世紀的每年過兩萬起,逐漸下降到 2008 年的一萬起左右。
成績斐然的情況下,NHTSA 開始想辦法進一步的減少酒駕犯罪。而這時,日產的一款概念車給他們打了個樣。
![]()
2007 年,日產基于他們的 Fuga,搞出了一款防酒駕概念車。
車上的擋桿有著觸摸式的酒精傳感器,座椅靠背則伸出來一條氣味傳感器。儀表盤則是安裝了一個攝像頭,用來檢測駕駛員的眨眼動作,并聯動安全帶自動收緊裝置,來提醒駕駛員專注駕駛。
年代久遠,這圖片清晰不了一點。。
![]()
![]()
NHTSA 一看,這不現成的技術么,拉上 ACTS 和一眾車企砸了 650 萬美元直接開干。
2008 年,DADSS 項目正式開始,從一開始就定下了觸摸式與呼吸式兩套方案。
但很快,DADSS 的研發不可以說碰壁,但就是得慢慢磨。
畢竟這玩意兒想要實現,從檢測的技術,到實用性設計上,要克服的問題太多了,這也是他們研發了十數年的原因。
就拿這次的呼吸式方案舉例吧,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它采用的是“非色散紅外”(NDIR)技術。
酒精以及二氧化碳分子會吸收特定波長的紅外光,利用這一特性,傳感器向咱們呼出的氣體射數道紅外線,通過分析反射回傳感器的波長,就能計算出酒精濃度。

可大伙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帽子叔叔讓你吹完氣之后,如果真酒駕了,最后還是要拉去抽血檢測才能得出精確的酒精濃度數值。
那么問題來了,DADSS 這玩意要是測歪了,那可是直接把你車鎖了開不了的,這儀器的精確度怎么解決?
精確度的問題同樣困擾著觸摸式的方案,觸摸式是利用近紅外組織光譜法,紅外線照射人體皮膚,通過分析反射光線里帶著的化學信息,從而判斷酒精濃度。

但根據 ACTS 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無論是皮膚厚度,還是殘留的香水、免洗洗手液,甚至是膚色都會影響到觸摸式方案的測量精度。。。
所以他們花了十年時間,才從以前 80% 的準確率,提升到現在 99.9997%。
而精確度只是必須解決的那一個,要真正實現進到千家萬戶,還得跟各個車型進行適配。
從早期披露的圖片來看,DADSS 的呼吸式系統一開始像一塊磚頭一樣大,承受不了車上頻繁的顛簸與沖擊,而且汽車空間寸土尺金,安裝也不方便。所以,從第一代到現在即將更新的第四代硬件,ACTS 依舊在不斷壓縮 DADSS 的體積。
從左到右,原型機到第四代。
![]()
類似的車規級問題還有耐候性測試、電氣測試、外殼防護測試等等,而每當硬件換代,這些東西又得重新搞一遍。
總之,NHTSA 每年都得花 7 位數的經費在 DADSS 上,純純 “工業煉丹”。
![]()
不過無論怎么說,他們雖然沒有向公眾過多宣傳 DADSS 的開發過程,但 “丹藥” 總歸是煉出來了,前兩年也與施耐德運輸公司合作,順利在弗吉尼亞州進行試點,估計離落地不遠了。
![]()
那么,接下來就到了最關鍵的地方了。
這玩意說到底還是得讓車主裝上才有用,到底是市面上所有的老車都得強制安裝,還是只針對以后的新車;呼吸式和接觸式到底選擇哪條路線,還是互為補充,這些都需要政府引導。
但脖子哥看了一圈,無論是 NHTSA 還是美國國會都沒明確表態。
最近的一份相關文件,那是 2021 年的 《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前總統拜登在里面要求交通運輸部必須加快酒后駕駛預防技術的研發,2026 年后生產的乘用車都得配備這個東西。
結果呢?NHTSA 以忙不過來為由,一直拖到 24 年,才發布了《先進的酒駕預防技術》的擬定案,就跟咱們工信部的起草階段差不多,離雛形的意見征求稿還遠著呢。
![]()
到了現在,經過川普和馬斯克前一陣子政府效率部大刀闊斧砍經費的折騰,NHTSA 的官網都直接停擺了,有上頓沒下頓地工作,具體法規啥時候出來,沒人說得清楚。
![]()
只能說技術是有了,但米國人指望不上。
但咱們在 NHTSA 2024 年的報告中看到,專利引用申請一欄赫然看到 “中國” 二字,那我們有沒有可能量產一下呢?
目前,我國的第一大罪仍然是危險駕駛罪,去年檢察機關起訴了 27.6 萬人,遠超盜竊、詐騙,其中酒駕 “功不可沒”。
酒桌文化年年都在發力,最高檢也很頭疼,這正說明我們從上而下都有杜絕酒駕的需求。
同時,中國汽車的電氣化,也讓酒駕檢測系統有著最好的部署土壤,疲勞監測的攝像頭、新風系統對空氣質量的改善,已經完全實現了當初日產 Fuga 的技術,我們差的就剩一個酒精檢測而已。
讓子彈再飛一會,期待一個有生之年能見到酒駕消失。
撰文:浩森
編輯:脖子右擰 & 面線糊君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NHTSA 官網
DADSS 官網
日產汽車官網
美國國家檔案館和國家管理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