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年前,當馬可波羅踏足這片土地時,曾這樣贊嘆:“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卻極多。”他游記中的“城”,正是今天江蘇的泰州,一座藏在長江北岸的千年水鄉。
泰州沒有大都市的喧囂,卻有小橋流水的溫婉;沒有摩天大樓的壓迫感,卻有煙火人間的踏實幸福。漫步在鳳城河畔,古寺鐘聲與市井吆喝交織,仿佛時光倒流,讓人瞬間讀懂馬可波羅口中的“塵世幸福”。
![]()
而最近,這座低調的城市又悄悄刷了一波存在感:在剛剛落幕的蘇超足球聯賽中,泰州隊以“不顯山露水”的黑馬姿態,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捧起冠軍獎杯!沒有巨星光環,卻用堅韌和團隊精神征服賽場——恭喜泰州,這座小城又一次用實力證明:真正的冠軍,往往藏在平凡的煙火里。
![]()
泰州的“冠軍”可不止在綠茵場——這里的美食,個個都是舌尖上的王者,融合了江淮水土的精華,堪稱“美食界隱形冠軍”。去旅游?千萬別錯過這6種極具當地特色的“冠軍美食”,它們不是網紅打卡款,而是泰州人從小吃到大的心頭好
![]()
一、黃橋燒餅
提到泰州美食,黃橋燒餅絕對是 “C 位” 般的存在。它的名氣,不僅源于絕佳的口感,還帶著一段難忘的紅色記憶 —— 當年黃橋戰役中,這小小的燒餅曾是支援前線的 “軍糧”,見證了歲月的崢嶸。
![]()
如今的黃橋燒餅,依舊保持著傳統工藝。面粉、豬油、芝麻、蔥花等簡單食材,在師傅們的手中變成了外皮層層酥脆、內里咸甜交織的美味。剛出爐的燒餅冒著熱氣,咬一口,酥皮簌簌掉落,咸口的蔥花鮮香四溢,甜口的豆沙綿密細膩,無論是配茶還是當零食,都讓人越吃越上癮。
![]()
二、魚湯面
“不吃魚湯面,枉到泰州城!”這碗面可是泰州人的“國民早餐”,湯底用鱔骨、鯽魚慢熬6小時,熬出奶白濃湯,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面條細軟筋道,配上姜絲、胡椒,暖胃又提神。它曾在全國面食大賽中奪冠,被老饕封為“湯鮮到封神”的冠軍面。看老師傅一勺熱湯澆下,乳白湯汁裹著細面,喝一口鮮到靈魂出竅。
![]()
三、燙干絲
燙干絲是泰州早茶的靈魂,干絲切成細絲,沸水一燙,再淋上醬油、麻油、蝦米,清爽中帶著豆香。它看似樸素,卻在江蘇早茶評選中穩坐“隱形冠軍”寶座——沒有花哨噱頭,全靠極致工藝:干絲要“燙”得恰到好處,軟而不爛,吸飽醬汁卻根根分明。
![]()
四、靖江豬肉脯
泰州靖江素有 “中國豬肉脯之鄉” 的稱號,這里的豬肉脯,可是不少人的 “童年零食回憶”。選用新鮮的豬后腿肉,去除筋膜后剁成肉糜,加入糖、鹽、料酒等調料腌制入味,再經過攤平、烘烤等工序,最終變成色澤紅亮、口感緊實的豬肉脯。
![]()
好的靖江豬肉脯,肉質細膩無渣,咬一口,肉香濃郁,咸甜適中,越嚼越有滋味,絲毫不會覺得干柴。無論是當作旅途零食,還是送給朋友當伴手禮,都是絕佳的選擇,一口就能嘗到靖江的煙火風情。
五、泰州臭干子
聞著臭,吃著香”是它的標簽,但泰州臭干子絕非普通臭豆腐!用本地黃豆發酵的老鹵浸泡,油炸后外皮焦脆,內里嫩如豆腐腦,再澆上辣醬、香菜,臭香直沖鼻腔卻讓人停不下筷。
![]()
泰州人吃臭干子,講究 “外脆里嫩”—— 將臭干子放入熱油中煎至表面金黃酥脆,撈出后刷上秘制的甜面醬、辣椒醬,再撒上蔥花。咬一口,外皮咔嚓作響,內里軟嫩多汁,“臭” 味與醬料的香味完美融合,一口下去,滿是滿足感,是街頭巷尾最地道的煙火味。
![]()
六、油端子
油端子,是泰州人記憶里的 “街頭小吃天花板”。它的做法很簡單:將蘿卜絲、土豆絲等食材裹上調好的面糊,放入特制的模具中,下入熱油里炸至金黃熟透,脫模后就是外脆里糯的油端子。
![]()
剛炸好的油端子,冒著熱氣,咬一口,外皮酥脆,內里的蘿卜絲清甜爽口,帶著淡淡的胡椒味,一口下去,滿是童年的回憶。
——老井說——
泰州不大,景點集中(鳳城河、溱湖濕地超好逛),美食集中在海陵老街、稻河古街。去泰州旅游時,不妨放慢腳步,走街串巷,一一品嘗這些美味,感受這座小城獨有的 “塵世幸福” 吧!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市井見聞,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