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科醫生經常說,很多糖友血糖控制不好,其實和胰島素注射方法不對有關,看似簡單的一個注射動作,其實有好多細節需要注意,以下8點,糖友一定要知道!
一、輪換注射部位,遠離硬結困擾
長期固定一個部位注射,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樣易致皮下脂肪增生或硬結,影響胰島素吸收,造成血糖波動。
規律輪換多個部位注射,可選腹部)、上臂外側、大腿前外側及臀部。不同部位吸收速度不同,腹部最快,適合短效;大腿、臀部較慢,適合中長效。將每個部位劃分為多個注射點,每次更換。
二、精確核對劑量,穩定血糖水平
劑量精準是血糖控制的核心。過量易致低血糖,不足則高血糖難控。注射前,務必核對醫囑與實際劑量。使用胰島素筆時,緩慢旋轉至所需單位,確認無誤再注射。
![]()
三、針頭一次一換,降低疼痛和感染風險
重復使用針頭,不僅疼痛加劇,更易滋生細菌,增加感染風險,還可能引發皮下脂肪增生。數據顯示,重復使用一次,感染風險增30%;六次后,風險高達80%。務必遵循“一針一換”原則,注射后立即取下針頭并妥善丟棄。
四、正確消毒皮膚,保障注射安全
注射前,使用75%醫用酒精消毒,因其揮發快、殘留少,不影響胰島素活性。避免使用碘伏,以防與胰島素反應。待酒精完全揮發后再注射,減少刺痛。皮膚無明顯臟污時,無需反復擦拭。
五、注射前務必排氣,確保劑量無誤
新開啟的胰島素筆需排氣,以防氣泡影響劑量。安裝新針頭后,調至2單位,筆尖朝上,輕彈筆身使氣泡上升,推動按鈕至針尖出現液滴。未見液滴則重復操作。每次注射前檢查,有氣泡需重新排氣。
六、注射后停留10秒,促進藥液吸收
注射后立即拔針,可能導致胰島素滲出,影響吸收。研究表明,立即拔針平均損失0.5-1單位胰島素。正確做法是,注射后保持針頭在皮下停留至少10秒(大劑量需更久),可默數“一千零一”至“一千零十”計數。
七、妥善保存胰島素,維持藥效穩定
未開封胰島素需冷藏于2-8°C,避免冷凍。已開封者可在室溫(不超過30°C)下保存,遠離陽光。開封后28天內用完,超期效價下降,影響控糖。建議標注開封日期,便于追蹤。
八、按時進食,預防低血糖發生
使用餐時胰島素者,注射后需及時進食。速效胰島素注射后5-15分鐘內必須進食,短效胰島素則需30分鐘內進食。無法按時進食時,切勿注射。外出就餐時,確認食物上桌后再注射。隨身攜帶快速升糖食品,如糖果、餅干,以備不時之需。
結語
總之,胰島素注射,細節決定成敗,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咨詢專科醫生或護士、藥師,也可以咨詢有經驗的糖友,除了以上八個細節要注意,還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歡迎糖友積極分享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