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冰封的邊境線上,曾上演過一幕極具反差的場景。一邊,是我們的戰士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吃著包子、新鮮果蔬。另一邊,印度士兵卻只能面對著一坨冰冷的、看不出原材料的咖喱糊糊,兩邊的差異令人大跌眼鏡。
![]()
為何印軍的伙食如此之差?印軍是如何將如此之大的伙食問題掩蓋的?
![]()
糊糊里藏著什么鬼
對印度基層士兵來說,一日三餐的主角,往往是一種名為“達爾”的糊狀料理。這種將各種豆子、蔬菜和香料燉煮到完全看不出本來面貌的食物,最大的優點,就是為后勤部門的各種貓膩提供了完美的掩護。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吃下去的,究竟是什么。畢竟,味道都被濃重的咖喱和過量的油脂覆蓋了。
![]()
這種掩蓋,有時是為了遮蓋食材的不新鮮。士兵們早就習慣了米里有沙子,豆子已發霉,蔬菜半腐爛。廚房里老鼠蒼蠅橫行,餐具唯一的消毒方式,就是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曬。隔夜的剩菜,第二天加熱一下繼續端上餐桌,更是常規操作。在“不吃就挨餓”的鐵律下,士兵們別無選擇。
![]()
而有時,糊糊里藏著的東西,遠比不新鮮更可怕。早在2005至2006年間,印度軍營就曾爆發過大規模的集體腹瀉和嘔吐事件。起初以為是水土不服,但調查結果卻令人毛骨悚然:士兵們的食物里,竟然被摻入了約一千噸的牲畜飼料,而且還是專門喂豬用的。
![]()
更惡劣的是,這批豬飼料本身還是劣質品,導致許多士兵出現了重金屬中毒的癥狀。事件背后的操作更是匪夷所思,涉事供應商先是取消了正常的軍糧合同,隨后又與軍方內部人員勾結,轉手簽下了一份價格高出四千萬盧比的新合同,用豬飼料換走了士兵的口糧和國家的軍費。
![]()
這件事在當時引發了軒然大波,但令人憤慨的是,近二十年過去,當年那些把豬飼料送上士兵餐桌的責任人,至今沒有一個受到應有的懲罰。這并非孤例,而是印度軍隊后勤腐敗的常態。有統計顯示,僅2013年到2022年這十年間,涉及伙食和軍需的腐敗案件就高達1080起,平均每三天就發生一起。
![]()
軍官們監守自盜,將本該分發給士兵的口糧拿到市場上倒賣,這種現象甚至在情況最艱苦的邊防部隊也屢見不鮮。從每年公開超過五百起的采購腐敗案,到2000年至2023年間超過1800件的記錄在案的腐敗案件,數字冰冷地揭示了一個事實:士兵碗里的那勺糊糊,每一口都可能混合著被克扣的軍費、豬吃的飼料和被徹底漠視的尊嚴。
![]()
吃得越差身體越胖
按理說,吃著如此劣質的食物,士兵們應該面黃肌瘦才對。可吊詭的是,印度軍隊面臨的嚴重健康問題,反而是肥胖。這碗高深莫測的糊糊,制造了一個荒誕的悖論:它讓士兵在營養不良的同時,又飽受肥胖的困擾。
![]()
問題出在糊糊的成分上。為了掩蓋食材的異味并提供廉價的飽腹感,軍隊伙食普遍采用多油、猛火、重咖喱的烹飪方式。主食通常是高碳水、高油脂的油炸餅和土豆,再配上甜得發膩的奶茶。這種飲食結構,熱量高得驚人,但蛋白質、維生素等關鍵營養素卻嚴重缺乏。
![]()
于是,印度軍隊出現了非常奇特的景象:新兵入伍時往往營養不良,而服役多年的老兵則普遍大腹便便。數據顯示,約有35%的印度士兵超重,另有15%達到了肥胖標準。在短短三年內,非戰斗死亡的三千六百多名士兵中,超過六成死于與肥胖相關的各類疾病。
![]()
高熱量的攝入,本應通過高強度的訓練來消耗。但在印度軍隊,士兵的日常被大量的內務整理和文化學習占據,真正用于高強度體能和力量訓練的課時反而不足。攝入遠大于消耗,身體自然像氣球一樣被吹了起來。
![]()
面對如此糟糕的伙食,難道就沒有士兵反抗嗎?2017年,一位名叫亞達夫的邊境士兵,就曾鼓起勇氣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視頻,曝光了部隊伙食差、軍官倒賣物資的黑幕。他展示了烤焦的薄餅和一盆除了姜黃和鹽什么都沒有的“達爾湯”,向外界哭訴他們是如何在饑餓中站崗的。
![]()
視頻迅速引爆了輿論,但亞達夫的命運卻令人唏噓。軍方迅速介入,給出的結論是該士兵存在“精神問題”,并最終以“自愿退役”的方式,讓他永遠閉上了嘴。這種殺雞儆猴的處理方式,無疑堵死了底層士兵本就狹窄的申訴渠道,讓他們只能默默咽下那碗名為“命運”的糊糊。
![]()
軍官的牛排士兵的糊
糊糊的存在,并非因為印度缺錢。恰恰相反,印度每年的軍費開支穩居世界前列。問題的根源在于,軍隊內部存在一條無形的“餐桌國界”,它由一套繼承自殖民時代的森嚴等級制度所劃定。
![]()
在這條“國界”的一邊,是軍官們。他們擁有獨立的食堂,享受著蔬菜、肉、蛋俱全的優良伙食,與基層士兵的大鍋糊糊形成鮮明對比。這種特權不僅體現在餐桌上,也體現在邊境哨所的住宿條件里。少數軍官能住進溫暖舒適的保溫帳篷,而絕大多數士兵只能十幾個人擠在一間大通鋪里,依靠煤油爐或劣質煤炭取暖,忍受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
![]()
那么,既然待遇如此之差,為何每年仍有無數印度青年擠破了頭想要參軍?答案是殘酷的現實。對于印度近十億幾乎沒有可支配收入、以及超過兩億長期營養不良的人口來說,參軍是為數不多的、能夠改變家庭命運的稻草。
![]()
一個普通印度家庭的月收入可能只有一萬盧比左右,折合人民幣不過八百元。而一名士兵,加上各類補貼,月收入可以達到三千多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長達17年的服役期和退役后穩定的養老金,對一個掙扎在貧困線上的家庭而言,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因此,哪怕軍營里的伙食是糊糊,也比在家挨餓要強。
![]()
士兵們的忍耐,供養著一個龐大而畸形的利益鏈條。那七百多億美元的巨額軍費,究竟去了哪里?首先,約有四分之一,即近180億美元,被用來支付龐大的退役人員養老金。其次,由于本國制造業落后,大量軍費被用于對外采購武器裝備,而這正是腐敗的重災區。
![]()
從1999年卡吉爾戰爭期間,以2500美元一具的高價采購原價僅1200美元的棺材。到2012年的塔特拉卡車騙局,以高出市價三成的價格采購軍車。再到為烈士遺孀建造的住房被高官和政客侵占的“阿達爾什丑聞”,每一樁都觸目驚心。據估算,每年被腐敗吞噬的資金,可能高達軍費的四分之一,超過50億美元。
![]()
這筆巨款,本可以為前線士兵換來合格的防寒服,而不是讓他們穿著80年代的舊棉衣在高原上凍傷、患上肺病。本可以為他們換來干凈的飲用水,而不是去喝邊境地區無法飲用的半咸水。本可以為他們換來營養均衡的熱餐,而不是那碗冰冷的糊糊。可惜,經過層層盤剝,最終能落到士兵餐盤里的,也就只剩下糊糊了。
![]()
以上就是關于印軍伙食問題曝出丑聞的相關內容,各位看官對此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