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底,就在中美元首會晤前幾天,中國中糧集團突然敲定了一筆采購美國大豆的單子,大概18萬噸,分三船從美國西北港口發貨,時間定在12月和明年1月。
這事一出,美國那邊豆農們先是松了口氣,因為從年初貿易戰升級后,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大豆堆在倉庫里賣不出去,價格還一路往下走。
可沒多久,美國國內就有人跳出來說,這筆訂單其實暴露了更大問題,美國在貿易摩擦中的損失比表面上看要嚴重得多,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那種感覺。
今年年初特朗普上臺后,中美貿易關系就緊張起來。2月份,美國以芬太尼為借口,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中國馬上回擊,對美國能源產品征收報復關稅。
3月4日,美國把關稅翻倍到20%,中國就對美國農產品加征10%到15%的關稅,大豆中招的是10%。4月2日,美國搞了個全球對等關稅,對中國商品加34%,中國4月4日也跟上,把美國商品關稅提到34%。
4月9日,美國又加碼,把中國商品關稅額外抬高50%到84%,中國同一天宣布對美國商品也同步到84%。到4月11日,中國對原產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125%關稅,這下美國大豆到中國岸上的價格直接翻倍,貴得離譜,基本沒人要了。
![]()
從那時候起,中國大豆進口就轉向其他地方了。作為全球頭號大豆買家,中國每年要進口1億噸以上,主要用來榨油和做飼料,關系到老百姓的飯碗和肉價。
2025年前9個月,中國大豆進口總量超過8600萬噸,比去年同期還多了13%,但美國份額從35%掉到19.6%,少了的部分全被巴西和阿根廷搶去了。
中國海關數據,前三季度從巴西進口5160萬噸,占總量的六成,比去年漲了22%。巴西人抓住機會,把咖啡園和牧場改種大豆,桑托斯港忙得不可開交,24小時裝船,港口頭頭在采訪里說,中國訂單太多,他們得擴建碼頭才行。
上半年巴西大豆價格漲了79.9%,有些批次到岸價甚至高過美國大豆,這讓中國買家開始琢磨調整策略。
國內大豆生產也沒閑著,黑龍江和吉林這些主產區今年補貼加大,推廣好種子和技術,畝產從200斤提到250斤,目標產量1500萬噸,比去年多25%。
自給率從10%爬到15%,雖說還不能完全頂上進口,但對糧食安全多了一層保障。所以,這次中糧集團買美國大豆,不是因為離不開美國貨,而是基于實際需要和時機。
11月到明年1月是巴西大豆新季上市前的空擋,國內供應可能有點緊,美國大豆剛好補上。另外,美方最近表態說不再考慮對華加征100%關稅,中國用這筆訂單回應,算是給經貿談判添點積極氛圍,顯示誠意。
![]()
美國大豆本身競爭力不強,蛋白質和油脂含量比巴西低,通常價格該便宜10%左右,但貿易戰一鬧,現在價格差不多平了,沒啥優勢。這18萬噸訂單更像是試水,如果美國取消那些不合理的關稅,說不定后面有大單;要是繼續施壓,這可能就是最后一筆。
特朗普一看訂單來了,趕緊在社交平臺上吹,說中國要大量買美國農產品,把這當成自己的功勞。可民主黨那邊不買賬,10月29日發了個報告,直指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讓美國吃虧更大,即使中國買點大豆,也蓋不住整體損失,簡直是傷敵五百自損一千五。
![]()
報告里數據挺扎心,美國CPI通脹率從年初往下走,到9月反彈到3%,創了2024年5月后的新高,核心商品價格都漲了。中國雖買了點,但中美農業貿易格局變了,美國大豆市場份額被南美永久搶走。
2025年1到9月,中國從巴西進口6370萬噸,漲了2.4%,占85.2%;阿根廷出口到中國漲了91.5%,美國份額不到兩成。巴西農業部說,2025年對華大豆出口要到1.1億噸,創紀錄;阿根廷也在建港口、升級技術,準備長期分蛋糕。美國大豆協會想去印度和非洲開拓新市場,可那些地方規模小,穩定性差,補不上中國這個大缺口。
![]()
更氣人的是,特朗普想用關稅壓中國,結果中國貿易更韌性了。報告說,中國拓展東南亞和非洲市場,9月對非出口漲56.4%,對東盟漲18.2%,把對美出口的損失補回來了,而美國因為關稅丟了中國市場,對比太明顯。
美國國內鬧得不可開交,民主黨跟農業州的共和黨人聯手施壓,要特朗普撤關稅。可特朗普政府態度含糊,美國財長貝森特采訪時只提降芬太尼產品關稅,對大豆關稅閉口不談,市場一看就知道沒戲。
![]()
中國這邊底氣足,因為多年布局多元化。大豆進口以南美為主,多國補上,巴西和阿根廷港口針對中國訂單優化服務,像開中國專列、簡化清關啥的。中國還跟俄羅斯和烏克蘭加深合作,俄羅斯遠東大豆基地開始供貨,雖說量小,但分散風險。
美國呢,短板暴露無遺,大豆出口一半以上靠中國,訂單沒了產業就亂套。農業鏈條單一,化肥農機靠進口,關稅一加成本飆升,農業工業都受拖累。
再看美國豆農的具體慘狀,今年年中,中西部倉庫因為庫存太多爆倉了,大豆從墻縫涌出來,堆成小山,在網上,艾奧瓦和明尼蘇達的農民吐槽說豐收成災難,不如爛在地里。
伊利諾伊州大豆協會統計,該州失業率因為大豆低迷漲了5%,農機店生意掉三成,小餐館關門一大片。每畝損失100到150美元,全行業虧幾十億。特朗普補貼每畝只補三分之一,杯水車薪。
農業部數據,2025年前三季度庫存創歷史高,芝加哥期貨價跌到三年低,有些地方收購價低于成本,農民只好翻耕當肥料。
![]()
這筆18萬噸訂單雖小,但市場情緒回暖,芝加哥期貨當天止跌反彈。可民主黨報告一出,大家醒悟,中國買大豆不是美國贏了,而是美國問題更大。中國從來沒停過進口,只是換供應商,主動權在手。美國想靠關稅遏制,結果自食苦果,市場份額丟了,經濟通脹了,農民苦了。
未來幾個月,中糧大豆到港,會晤推進,大豆貿易可能短期穩住。但博弈沒完,美國不會輕易松手,中國會繼續鞏固糧食安全和貿易鏈。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