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軍將領中,錢大鈞迎娶的一對姐妹花讓他享盡齊人之福,而他也對這對姐妹花十分寵愛,可是在1949年敗退臺灣時,他卻只帶走了妹妹,這是怎么回事呢?
錢大鈞的名字,許多人只覺得是國民黨高級將領,卻不知他背后的家事更令人咂舌,娶了歐陽家的兩姐妹,風頭一時無兩,可背后的故事卻藏著一個女人的心酸。
![]()
1928年,歐陽藻麗正被病魔折磨,臥床不起,她的擔心不是自己能不能活下去,而是怕身后年幼的孩子將來沒有依靠,甚至遭受后母的冷待。
于是她拉著丈夫的手,把自己的親妹妹歐陽生麗叫到床前,聲音微弱卻堅定地說,如果自己不在了,希望丈夫能娶妹妹,這樣血脈親連,孩子有人照料,家庭也不會被外人攪亂。
歐陽生麗當時才十七歲,見慣了姐姐和姐夫的恩愛,也一直對姐夫有著少女的崇拜,這一刻,她的內心突然多了一份責任,也多了一份不明所以的悸動。
而錢大鈞對歐陽生麗的欣賞,從來沒跟任何人說過,妹妹年輕漂亮,聰明活潑,和妻子的沉穩(wěn)內斂完全不同。
他作為蔣介石的心腹,公事繁忙,家中的瑣事他一直無暇顧及,但這次病床前的承諾讓他難以推辭,更何況,歐陽生麗的青春與溫柔,讓他在照顧妻子之余,心頭泛起漣漪,兩人朝夕相處,情愫悄然滋生。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歐陽藻麗終于挺過了生死線,康復出院,可此時歐陽生麗和錢大鈞之間,早已生出難以割舍的情愫,家里多了一層曖昧,空氣里也多了一絲尷尬。
歐陽家人雖然風風火火,卻很清楚家族利益和女兒幸福哪個更重要,一番折騰后,大家默許了這樁“姐妹共夫”的安排。
歐陽藻麗明明是正妻,卻逐漸淪為局外人,她不再是家里的主心骨,每天的生活越來越像在走形式,她在家里照看孩子,偶爾飯桌上一家三口的熱鬧,已經很難找到當初的溫情。
錢大鈞的生活表面看風光無限,出門總有兩位美麗的夫人相伴,參加宴會時,妹妹總是挽著他的臂膀,姐姐則淡然隨行,這種排場,讓不少同僚羨慕,也引來無數(shù)流言。
![]()
有次他在武漢軍官分校任職,學生們背地里寫詩諷刺,說他一邊講道德,一邊家里娶了姐妹倆,這種話傳進錢大鈞耳朵里,他只能一笑了之,畢竟人家說的是實話。
歐陽藻麗不是沒有想過拒絕,但家族期望、子女牽絆,還有那份對妹妹的憐惜,讓她只能把心事壓在心底,她變得更加沉默,處理家中大事小情,像個守護家園的堡壘。
歐陽生麗則是另一種性格,時尚、活潑,懂得抓住丈夫的心思,她陪著錢大鈞出入各種場合,幫他打點人情世故,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最貼身的伴侶。
姐妹二人的表面和睦,其實各有心事,旁人只看到錢大鈞享受著“齊人之福”,卻少有人能體會背后的復雜與無奈,歐陽藻麗想起過去自己為愛情抗爭,掙來的這份婚姻,心里感慨萬千。
她和錢大鈞看似才子佳人,般配不已,當初卻遭到父親的強烈反對,父親經驗老道,覺得這個這小伙子一點世面都不懂,既不會說漂亮話,又成天游走在危險邊緣,以后給不了女兒幸福。
但愛情讓人迷了眼,歐陽藻麗非君不嫁,哪怕被父母關在家里,也選擇偷偷跑出去和錢大鈞成了親,等到事情成了定局,父親只好無奈接受,沒想到短短數(shù)年過去,兩個人的幸福,變成三個人同行,她的心情一日比一日沉悶。
1949年,局勢突變,國民黨大勢已去,錢大鈞不得不做出人生最艱難的選擇,家里一片沉默,歐陽藻麗終于開口,說自己不打算離開大陸,她想陪著年幼的孩子,哪怕未來再苦再難。
錢大鈞望著她,眼神里有愧疚也有釋然,他明白,歐陽藻麗這一走,或許就是永別,兩個人的感情早已被現(xiàn)實磨平,只剩下彼此的體面和最后的溫柔。
歐陽生麗則沒有猶豫,她選擇跟隨丈夫去了臺灣,這一幕沒有淚水,也沒有告別的儀式,只是在夜色里,幾個人默默整理行李,各自心懷心思。
到了臺灣,錢大鈞再也沒有了昔日的權勢,只能擔任虛職,生活清苦,歐陽生麗始終陪在身邊,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兩人相依為命,直到錢大鈞去世。
參考信源:民國儒將錢大鈞 將姐妹花娶為大小夫人 中國新聞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