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江稻香,魚米三家”,描述的是遂寧市安居區第一農業大鎮三家鎮,這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瓊江河流經全境,素有“魚米之鄉”美譽。
瓊江“楓”景
![]()
作為這片沃土的守護者,安居區公安分局三家派出所立足鄉土,深耕細作,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建設“平安稻鄉”有機融合,積極打造特色鮮明的“稻香警務”,全方位為三家優質大米產業發展營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為轄區老百姓創建更加平安祥和的生活環境。
“稻香警務”就像一束溫暖的光,融入田間地頭、街頭巷尾,用細膩的守護、貼心的服務,讓平安與稻香一同在百姓心中扎根。
![]()
![]()
![]()
護航農企助發展
三家大米家喻戶曉,稻香文化深入人心。“三家大米”是遂寧市的一塊金字招牌。為持續擦亮這塊招牌,三家派出所與法庭、司法所、農業服務中心、鄉村振興辦等部門共同參與,在三家大米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成立了“三家大米”司法保護研學基地,為轄區內農業企業、農場主及承包經營戶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保障。
![]()
派出所堅持以司法守護農業企業,以“司法服務無門檻、治理解紛有門道”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近年來,三家派出所參與化解涉及土地流轉、用工管理、邊界劃分等常見涉農糾紛130余件,用實際行動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
![]()
同時,派出所落實“項目警長”責任制,主動將轄區內的14家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作為精準服務對象。圍繞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堵點等問題,一對一提供治安指導、風險預警和法律咨詢服務,保障企業生產經營,助推特色農業產業品牌打造。
為確保安全生產,嚴防事故發生,派出所推行“微服務”,運用“遂寧安全生產五預管理系統”微信小程序,落實安全檢查,隱患治理,實現碼里明職責、碼上管風險、掃碼查隱患。此外,三家派出所在“主防”上下功夫,突出顯性用警、整體巡防和重點守護。定期組織“稻香義警”打好精準防控“組合拳”,重點對重大在建項目基地、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重點區域,加強晝夜治安巡邏的頻次和密度,指導落實安防措施。
通過“警燈常亮、警車常巡、警察常在”,嚴防各類涉農涉企違法犯罪發生,為項目基地、糧農、糧企安全平穩生產“拉滿”安全感。
三家派出所將警務工作深度融入鄉村產業發展全過程,實現了平安與發展的同頻共振,為新時代“楓橋經驗”寫下了生動的鄉村注腳。
守護家園保安寧
近日,一西裝革履的男子采取翻窗入室的方式進入三家鎮蘆城村賴老太家中實施盜竊,被剛回家的兒媳撞個正著,兒媳大喊抓賊,嚇得盜賊奪門而出逃離現場。兒媳趕緊報警,三家派出所民輔警接警后,立即趕赴現場,通過調取周邊民用監控掌握了嫌疑人外貌特征和逃竄方向,民輔警和村民合力追蹤,1小時內便在離案發現場3公里處的一個竹林中將躲藏的嫌疑人圍捕。經縝密審訊,嫌疑人翟某交代了包括這次盜竊在內的共6起入室盜竊案,涉案金額達3萬余元。三家派出所緊盯群眾關心關注的各類民生案件,堅持即案即偵、快辦快處,全力以赴追贓挽損,切實保障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今年以來,破獲刑事案件24件,查處行政案件45件。
![]()
![]()
“以前農忙時總擔心家里沒人被盜,現在警察很快就能破案,心里踏實多了!”看到嫌疑人指認現場,正在瓊江邊稻田里收割水稻的村民李大爺一邊擦汗一邊笑著說。三家鎮以農業為主,每到春耕、夏灌、秋收時節,村民們白天忙著在田間勞作,家中常處于“空巢”狀態,財物安全成了大家的煩心事。針對這一情況,三家派出所及時調整勤務模式,加強勞作期間對村落、居民區的動態巡邏,讓大家知道警車、警察、義警就在門前轉,解決村民的后顧之憂。阡陌上的警燈亮,田埂上的警服藍,成了農忙時節最安心的顏色。
![]()
![]()
此外,為了幫助群眾捂緊錢袋子,派出所開展全覆蓋反詐防詐宣傳。線上,民警創作反詐順口溜,“個人信息要保密,陌生來電要警惕”“凍結財產別輕信,安全賬戶是陷阱”等,通過“村村通”廣播每天定時播放,用鄉音筑牢防騙屏障。微信“警民聯系群”里每周一宣,用身邊的真實案例,警醒群眾提防電詐;線下,民輔警利用走村串戶的時機在院落里、田埂上面對面宣傳防詐知識。對于易受騙群體,民警直接上門開展精準勸阻,確保轄區群眾資金安全。
![]()
瓊江稻香里,平安“警”相隨。在這片稻香四溢的土地上,警民攜手,將平安的種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忠誠與汗水澆灌出安居樂業的最美“豐”景。
扎根鄉土暖民心
從戶籍辦理到矛盾調解,從治安巡邏到應急處突,從案件偵辦到危難救助,始終如一守護萬家燈火。瓊江畔的“稻香警務”,讓深植于基層、深情于群眾的生動實踐成為了田野上一道靚麗的“楓景線”。
![]()
推行“一村一警”。三家派出所落實“民警包片、輔警包村”工作機制,結合當地稻作產業特點,創新完善警務模式,通過“六進六邊”等活動發揮社情民意中轉、矛盾糾紛調解、安全防范宣傳、政策法規宣講等作用,進一步知民情、察民意、解民憂,拉近與群眾的距離。
![]()
“大家都是同村人,心平氣和才能解決問題,來來來,坐下來說。”在三家鎮三圓村,民警親切的舉動,溫暖的話語,很快讓劍拔弩張的雙方當事人情緒穩定下來。2025年3月,卓姓的兩位村民因稻田邊界問題發生爭執。駐村民警梁坤了解情況后,聯合鎮農業部門工作人員、村委干部開展調解工作,根據走訪調查和實地勘查的情況,提出了讓爭議雙方都能接受的化解方案。最終這場邊界糾紛得到妥善解決。三家派出所落實田間警務,在村頭樹下、農家院落化解糾紛,實現“矛盾不出田埂”,今年以來,三家派出所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51起,化解率達100%。
![]()
![]()
打造便民窗口。三家派出所優化戶籍業務辦理,讓便捷覆蓋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在特殊時段(如中高考期間)提供錯時、延時服務,甚至開通“綠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辦事。對于行動不便的群眾,派出所提供上門服務。
![]()
“你們的貼心服務,讓我和家人倍感溫暖......”2024年9月13日,群眾曾某向三家派出所送去一封手寫感謝信,用最質樸的方式感謝民輔警的熱情幫助。事情還得從5天前說起,曾某的母親87歲了,其身份證遺失后因為行動不便一直未辦理,近期病重住進醫院,現急需使用身份證,曾某一家人焦急萬分,無奈只好向派出所求助,請派出所想想辦法。了解情況后,民輔警帶上設備迅速趕到醫院為老人采集人像,加急辦證,僅用5天時間就將新身份證送到老人手中,老人及家人由衷感謝。
做實“微警務”。三家派出所以村社街道、行業類別、人員群體等為單位建立微信群32個,群成員達5000余人。民輔警為分類微警務群管理員,不定期在微信群中向群眾報告公安工作,發送禁毒、反詐、防盜等防范宣傳知識,接受群眾業務咨詢和報警求助,收聽群眾意見和建議,實現“指尖上的警務室”。
![]()
落實走訪制。駐村民輔警每月到村委會與村干部見面,掌握村社實情。同步開展“警民懇談會”、“田間課堂”等活動,民警與村民共話平安,收集民情民意,定制反詐、禁毒、防盜等方言課堂,警民關系更進一步拉近。
![]()
![]()
![]()
在這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熱土上,“稻香飄、產業興、百姓安、警民親”的美麗畫卷正緩緩鋪陳開來,三家派出所用日復一日的堅守、一點一滴的服務,把平安寫在了稻浪翻滾的田野上,寫在了百姓滿意的笑容里。這抹帶著稻香的“警色”,正守護著三家的美好圖景,讓魚米之鄉的幸福底色愈發鮮亮。(鄧學兵/王艷華 來源:安居公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