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道 據拉美社10月31日報道,21世紀的戰爭不再僅僅依靠步槍或坦克。新興技術正在改變武裝沖突的格局,重塑全球軍事力量的平衡。
在如今的戰場上,算法、無人機和高超音速武器系統才是主角,計算速度和無限射程比兵力數量更為重要。
在這種新形勢下,俄烏沖突表明,武裝對抗的現實正在發生變化,武器裝備也在被重新評估。
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主任魯斯蘭·普霍夫認為,世界正在經歷一場“無人機戰爭革命”。國際紅十字會的一項分析也認同這一觀點,即“新興技術的日益融合不僅改變了戰爭手段,也改變了戰爭的地理格局、參戰方及其后果”。
俄羅斯武裝部隊前總參謀長尤里·巴盧耶夫斯基稱,如今種類繁多、形狀各異、尺寸大小不一、用途各異的無人機正被投入到各種行動中,從而改變了部隊的組織結構,削弱了某些傳統武器的價值,并改變了作戰戰術。
一些西方分析人士承認,烏克蘭前線目前是“現代技術戰爭中最具代表性的戰場”,20世紀的戰術與21世紀的裝備在此交鋒。
軍事分析家德米特里·科爾涅夫指出,對莫斯科而言,特別軍事行動也是創新的催化劑:每一次任務都能提供數據,用于算法、傳感器和推進系統的優化,從而加速那些此前仍處于試驗階段的技術走向成熟。俄羅斯近日測試了“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堪稱顛覆性的技術。
在俄羅斯推進軍工產業發展的同時,美國也在加強其防御計劃,研發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和實驗性高超音速飛行器,從而重新喚起核威懾邏輯,只不過是包裹在技術外衣之下。
這些爭端證明,地緣政治格局正在重塑,隨之而來的是軍備競賽從傳統的核平衡模式轉向加速創新的新局面。
西班牙國防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警告說,“當代戰爭發生在具有易變性、不確定性、復雜性和模糊性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技術優勢既決定著戰爭的勝負,也決定著國際政治影響力。(編譯/王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