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象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1月2日下午,特朗普乘坐專機返回華盛頓的途中,被隨行記者追問是否有打擊委內瑞拉的計劃,這位向來口無遮攔的總統罕見地選擇了不予置評,還回懟記者“這算哪門子問題”,撂下一句“就算是有相關計劃,也不會對記者說”。這番表態讓原本就撲朔迷離的加勒比海局勢,更添了一層迷霧——畢竟就在幾天前,美國《邁阿密先驅報》還言之鑿鑿地報道,特朗普政府已經選定了委內瑞拉的港口、機場等軍事目標,行動可能“數日甚至數小時內”就會發動。
要知道,這場“戰爭前奏”可不是臨時起意。早在8月19日,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就公開表示,特朗普準備動用“美軍各軍兵種”打擊毒品販運,不排除在委內瑞拉動手的可能。從8月到10月,美軍艦艇、軍機在委內瑞拉周邊海域和空域頻繁晃悠,反復開展演練,五角大樓在加勒比海的軍事部署更是達到了30多年來的最大規模,甚至宣布全面關閉大片空域直至次年3月。特朗普本人也沒閑著,10月23日就在采訪中明晃晃暗示,美軍很快要在委內瑞拉搞地面軍事行動,加上中情局被授權在當地開展秘密行動,所有信號都在指向“戰爭即將爆發”。
![]()
可眼看箭在弦上,特朗普卻突然踩了剎車。10月31日美媒爆出“即將空襲”的消息后,他當天就否認了這一說法,11月2日又用“不予置評”模糊應對。這種反復橫跳的操作,哪里像是超級大國的軍事決策,倒更像一場精心編排的政治鬧劇。而這背后,絕非一句“沒計劃”那么簡單,真正讓美軍不敢輕舉妄動的,是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早已布下的“后手”——向中國、俄羅斯、伊朗三國發出的求援信號,這三個國家不僅收到了,還給出了實打實的回應。
馬杜羅的求援堪稱“對癥下藥”,精準拿捏了三國的優勢。對俄羅斯,他要的是防空系統維護和飛機維修支持,畢竟委內瑞拉空軍的主力戰機、防空裝備全是俄制,俄羅斯出手既能快速修復現有裝備,提供的補充裝備也能直接兼容。對中國,他盯上了中國制造的雷達,還想擴大軍事合作,要知道中國此前出口的JY-27米波反隱身雷達早已在國際市場證明實力,殲10CE戰機、空警500預警機的實戰表現也有目共睹,關鍵是產能充足,能解燃眉之急。對伊朗,他索要的是航程1000公里以上的無人機和電磁干擾設備,這兩樣正是伊朗的“王牌”,一旦美軍動手,這些裝備足以讓美軍艦艇和軍機吃盡苦頭。
![]()
而據航空信息追蹤網站顯示,一架俄羅斯伊爾-76TD運輸機已經從莫斯科飛到了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雖然機上貨物沒有公開,但明眼人都清楚,大概率是委內瑞拉急需的武器裝備。這一下,美軍就得掂量掂量,真要動手,面對的可就不只是委內瑞拉軍隊,而是背后中俄伊三國的間接支持,這場戰爭的性質和風險瞬間飆升。
美軍自身的短板也讓這場行動難以落地。被寄予厚望的福特號航母,自服役以來就麻煩不斷,引以為傲的電磁彈射系統頻繁故障,至今沒能形成完整作戰能力。
特朗普的政治算盤,更是讓這場戰爭沒了成行的可能。他一直惦記著諾貝爾和平獎,還在為2028年大選鋪路,一旦發動戰爭,“和平獎夢”徹底破碎不說,還會失去大量反對戰爭的選民支持。加上當時臨近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能否保住參眾兩院控制權至關重要,要是因為一場勝負難料的戰爭惹了眾怒,導致共和黨丟分,特朗普在黨內的地位都會岌岌可危。
現在的局勢,說緊張也緊張,美軍在加勒比海的部署仍在持續,兩棲攻擊艦距離委內瑞拉領土僅有200公里,關閉空域的舉措也沒撤銷;說緩和也緩和,特朗普的態度反復無常,福特號航母遲遲不到位,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正在降低。但本質上,這仍是一場各方力量的博弈,馬杜羅用“外援牌”打破了美軍的軍事優勢,特朗普用“口頭威脅”試圖挽回顏面,而中俄伊的隱性支持,則成為了平衡局勢的關鍵。
![]()
這場鬧劇也再次證明,戰爭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選擇,所謂的“軍事威懾”,在多方力量制衡和現實利益考量面前,往往會淪為紙老虎。特朗普喊了兩個多月的“打委內瑞拉”,最終最大的動作不過是炸了幾艘漁船,這樣的表現,實在難以匹配美國“超級大國”的頭銜。而局勢未來會走向何方,還要看特朗普的政治算計、美軍的實際戰力,以及中俄伊三國的后續動作。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試圖憑借軍事力量干涉他國內政、掠奪資源的行為,終將面臨反噬,這是歷史已經反復驗證的真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