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筑客HOME(ID:hizhuke)
本文已獲得授權
![]()
房產黃金時代,買房不止于居住,還能保值增值。如今,大佬們不再談“閉眼買房”,而是說“睜眼看清”。
兩位商界巨擘的言行,引發人們對樓市的新一輪思考。李嘉誠近期在大灣區以驚人價格拋售400套房產,部分房源總價僅40萬。而曹德旺則直言不諱“房子就是一堆磚頭水泥,早晚回歸成本價。”他甚至勸親妹妹賣掉多余房產。
![]()
![]()
這些信號都說明了什么?
.01
大佬為什么不看好樓市?
第一、房子真的夠多了
調權威數據顯示,全國城鄉房屋存量已達6億棟,看單位,是棟不是套!如果從數量出發,足以讓所有人都有得住,而大家想的是: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擁有自己的房子。
![]()
空置房問題同樣突出。估算表明,全國空置住房均約16.7%,依據貝殼研究數據顯示,“買來投資,扔著不住”的空房子在三四線城市尤為顯著,部分二線城市也較明顯。
![]()
第二、人口結構正在逆轉
人口年齡結構的轉變比想象中更快。依據七人口普查數據,90后人口總數較80后減少了約4000多萬,00后比90后減少了4700萬。生源減少從幼兒園開始顯現。
![]()
第三、購房的人正在下降
我國家庭自有住房的比例非常高,甚至 40%以上的家庭擁有多套住房。而且對 未來的年輕人而言,很可能不需要購買房子,他們可以從祖輩和父輩繼承房產。
![]()
.02
未來樓市的三大趨勢
在洞察數據、把握當前形勢的基礎上,若要對未來幾年做出買房或賣房的抉擇,關鍵在于精準預判樓市的未來走向。
第一、城市分化
樓市已經告別了“普漲時代”,不同城市之間的分化將愈加明顯。
![]()
在三四線城市和資源枯竭型城市,現在不買房,五年后很可能會慶幸。這些地區人口外流嚴重,房子供過于求,房價還可能繼續下跌。
而在一線核心地段,有人口流入和產業支撐,房價相對堅挺,只要相信國運,就有上漲空間。
![]()
第二、住宅分化
隨著市場轉變,不同類型的住宅將走向截然不同的命運。
首先是被拋棄的老舊小區。即使是鋼筋水泥也有使用壽命,過去磚混結構的老房子質量會越來越差,居住體驗糟糕。
![]()
其次是超高層住宅。隨著電梯等設施老化,維修費用將越來越高;在消防應對方面,高的消防云梯50多米,勉強達到二十層,一旦發生火災,救援困難。
![]()
第三、租房群體獲益
國家明確規劃:未來五年內要提供600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多個城市已經開始行動,目標覆蓋大多數工薪階層。
保障房租金通常低于市場價30%左右,這意味著租房選擇更多了,租金更實惠了,租房正在成為一種更聰明的選擇。
![]()
.03
今后買房容易賣房難
1、持房成本正在增加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過多的房產并不能帶來財富增值,反而意味著養房開支:每月雷打不動的月供、物業費、取暖費等。如果房價下跌,資產將大幅縮水。
![]()
2、二手房市場已經轉變
2023年4月,不動產統一登記全面實現。許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房產稅出臺的前奏。與此同時,樓市二手房供應量已經相當龐大。
未來雖然不至于“房價如蔥”,但房價可能不如預期堅挺。隨著保障房大量入市,多房者的賣房難度可想而知。
![]()
什么樣的房產還能持有?
有一句流行語: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很明顯,樓市不再亂投資的風口。“房住不炒”四個字已經說明了一切。一切從居住價值出發看問題。
1、經過改造的老小區可能仍有價值,這類房子多位于城市核心地段,周邊醫療、交通、商超、學區等配套齊全,尤其受養老群體歡迎。
![]()
2、核心城市優質房產也相對安全,比如一線城市地鐵口的次新房,即使不自主,在租房市場也非常受歡迎。
3、配置好的品質樓盤將是硬通貨,未來最受歡迎的將是符合“低密度、改善型、好物業”的小洋樓類型。現在已經有不少高層住戶開始搬到多層洋房居住。
![]()
2025年不買房,五年后會慶幸還是后悔?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完全取決于你的個人情況和所在城市。
如果你有自住需求,比如結婚需要婚房,孩子上學需要學區房,那么可以考慮購房,但要把房產當作大宗消費品,而不是投資品。
![]()
選擇時優先考慮優質學區、物業和醫療資源,月供不要超過收入的三分之一,并預留至少兩年的月供作為備用金。
如果你想投資買房,那么建議收手。房地產作為最好投資品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房子將會逐步回歸居住屬性。2025年不買房可能不是錯,但亂買房一定會后悔。
![]()
你怎么看?2025年你會選擇買房還是再等等?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 End -
內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責聲明|
本文轉載自:筑客HOME
尊重知識產權,版權歸原創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創,否則均為轉載或出自網絡整理, 如發現內容涉及言論、版權問題時,煩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做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