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兩次求救的機會,為何還是命喪黃泉?
西藏的美景每年吸引無數游客,但高原環境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不會因為你的身份或財富而降低風險,陜西鈦制品企業主郭建峰的經歷,值得所有計劃進藏的人認真了解。
![]()
早在郭建峰第一次踏上西藏之旅時,出發前他做了充足準備:后備箱里裝滿氧氣瓶、急救藥品和葡萄糖,還專門咨詢了醫生關于高原反應的應對方法,同行朋友覺得他準備過度,但他堅持認為生命安全最重要。
那次旅行進展順利,郭建峰只在抵達拉薩第一天出現輕微頭痛和呼吸急促,休息半天后癥狀消失。
![]()
整個行程他嚴格遵守導游建議:不飲酒、不劇烈運動、保證充足睡眠,返回后他在社交平臺分享經驗,強調首次進藏必須謹慎。
五年后的2025年7月,郭建峰再次計劃進藏,這次他的態度完全不同,后備箱里沒有氧氣瓶和急救設備,取而代之的是整箱香煙和白酒,他選擇了難度更高的317國道,全程海拔超過4000米,計劃用30天完成穿越。
![]()
出發前朋友提醒他帶上氧氣裝備,他表示有過一次經驗,身體已經適應高原,這種自信來自上次旅行的順利,但他忽略了五年間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身體狀況都發生了變化。
旅途中郭建峰頻繁更新社交平臺,記錄著在高原飲酒的畫面,有粉絲留言提醒高原環境不宜飲酒,他回復說自己身體素質好,不會有問題,視頻里他舉著酒杯,背景是雪山和藍天,畫面看起來瀟灑自在。
![]()
作為企業負責人,郭建峰即使在旅途中也保持著工作狀態,他每天要處理客戶訂單、回復供應商信息,有時深夜還要剪輯視頻上傳平臺。白天開車趕路,晚上處理工作,睡眠時間嚴重不足。
![]()
6月底的一次雪山露營讓他患上肺炎,在當地醫院輸液治療三天,醫生建議他返回低海拔地區休養,但他堅持繼續行程,認為這點小病不會影響計劃,出院后他繼續趕路,沒有給身體恢復的時間。
![]()
7月13日凌晨1點多,郭建峰在玉樹州結古鎮一家酒吧外突然倒地,同伴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救護車趕到時發現他已經失去意識,醫護人員現場實施心肺復蘇,并迅速送往最近的醫院。
急診科醫生全力搶救,但郭建峰的心臟已經停止跳動超過20分鐘,盡管使用了除顫器和急救藥物,他最終沒能被救回來,死亡診斷書顯示死因是急性心肌梗死,高原環境是重要誘因。
![]()
參與搶救的醫生后來表示,高原地區氧氣稀薄,心臟負荷本就比平原高出30%以上,如果再加上吸煙、飲酒、疲勞和睡眠不足,心臟承受的壓力會成倍增加,郭建峰此前的肺炎也削弱了身體機能,多重因素疊加導致了悲劇。
郭建峰去世后,他的企業面臨困境,公司賬上還有數百名員工的工資未發,訂單積壓在倉庫,銀行貸款到期需要償還,他的妻子不得不接手公司,盡管她對鈦制品行業并不熟悉。
![]()
為了穩定客戶信心,妻子接管了郭建峰的社交賬號,更換頭像并發布公告說明情況,但新頭像中她面帶微笑,這引發了部分網友質疑,有人認為丈夫剛去世就笑容滿面不合適,也有人懷疑她想借此事件炒作賬號。
實際情況是妻子更換的照片拍攝于兩年前,那是她參加公司活動時的工作照,她選擇這張照片是希望以積極形象示人,讓客戶相信公司能夠繼續運營,但她沒想到這個細節會引起誤解。
![]()
面對指責,妻子沒有公開回應,而是專注于處理公司事務,她聯系供應商協商付款計劃,安撫員工情緒,逐一答復客戶詢問,公司老員工看到她的努力,主動幫她熟悉業務流程。
郭建峰的案例在社交平臺引發廣泛討論,有人認為他活得瀟灑,按照自己的方式過完一生,也有人覺得作為企業負責人和家庭支柱,他對生命安全的態度過于輕率,沒有考慮到家人和員工的依賴。
郭建峰的經歷包含多個值得警惕的細節,首先是過度自信,認為一次順利經歷就代表身體完全適應高原,實際上每次進入高原都需要重新適應,年齡增長和健康狀況變化都會影響身體反應。
![]()
其次是忽視預警信號,肺炎本身就是身體抵抗力下降的表現,此時繼續停留在高海拔地區會加重負擔,醫生的休養建議不是隨意提出,而是基于對病情和環境風險的綜合評估。
第三是疊加風險因素,高原環境、飲酒、吸煙、熬夜、疲勞駕駛,每一項單獨看可能不會立即致命,但組合在一起就會產生危險的化學反應,心臟在多重壓力下超負荷運轉,隨時可能發生意外。
![]()
西藏旅游局每年都會發布進藏健康提示,建議游客提前做體檢,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應謹慎選擇,進入高原前應準備必要藥物和氧氣設備,到達后給身體充足的適應時間。
專業登山隊進入高海拔地區有嚴格的適應流程,通常每上升500米要停留1至2天讓身體調整,即使經驗豐富的登山者也不會輕視高原反應,因為這是人體面對環境變化的正常生理反應,與意志力和經驗無關。
![]()
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早在他剛入藏的時候,就有很多網友提醒過他,第一次就是說提醒他不要在高原飲酒,第二就是提醒他找人陪同,可是這兩次能夠就自己的機會都沒引起他的重視。
![]()
很多聽聞此事的網友們也是表示太惋惜了。
“看到郭總這個事情,心里真不是滋味,他的鈦杯我買過,質量確實好,沒想到人是這么沒的。”
“老郭的自駕視頻我每期都看,他對生活的熱愛真的很感染人,沒想到生命這么脆弱,前幾天還在看他的動態,現在人卻沒了,自駕旅行雖美好,但風險也不容忽視,去高海拔地區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身體不適就趕緊就醫,不能硬撐,希望大家都能把安全放在首位。”
“我覺得絕不是簡單因為說了幾句不吉利的話,關鍵是身體本身可能就有隱患,企業家壓力大,平時估計就沒少抽煙喝酒熬夜,高原缺氧一激動,心臟肯定受不了,這就是多種問題湊一塊兒爆發了。”
“心梗、腦梗這些都是血管淤堵造成的,病都不是一天得來的!老郭這習慣,高原上天天煙酒不斷,還熬夜,這簡直是在給血管“投毒”,年輕人真別仗著身體底子好就可勁兒造,身體的賬遲早要還。”
“說白了就是高原環境撐不下去了,身體底子不好真不能硬去西藏,那邊地廣人稀,環境比我們想的惡劣得多。每年都有不聽勸出事的,這不是命運弄人,是自己對健康太疏忽了。”
“說話確實要“避讖”,不能亂立flag,這倒不是迷信,而是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老郭老把“爽死了”、“好歸宿”掛嘴邊,無形中可能就放松了對危險的警惕。”
“當老板的壓力最大,更要注意保養身體啊,現在這情況,留下老婆孩子和一堆債務,太難受了。啥成功都比不上身體健康重要。”
“現在很多人就是膽子太大,對自然、對生命缺少敬畏之心,郭老板活出了很多人不敢活的精彩,但代價太大了,說到底還是得尊重科學規律。”
“很多話真不能亂說,我有次就是開玩笑說別人,結果自己馬上應驗了,語言的力量有時候很玄乎,多說說積極正面的話,心態也會不一樣。”
“感覺他是心里太想擺脫壓力放飛自我了,但身體這個“硬件”已經長期透支,再加上高海拔缺氧,最終沒能扛住,可惜了。”
“看了這個事,我趕緊取消了原定的租車訂單,本來也想學他單人單車闖一下,現在覺得還是命要緊,果然人有時候得認慫。”
老郭的悲劇你怎么看?是“活在當下”的勇氣可嘉,還是對健康風險過于輕視?如果是你去高原旅行,會覺得做什么準備最必不可少?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和經驗。
信源:極目新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