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國上下學習貫徹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與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于2025年11月3日在港科大(廣州)行政樓共同簽署了“高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三方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協議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2025年視察西藏期間對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搭建粵港藏三地協同創新的科技平臺,聚焦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跨區域、多維度的深度合作。
![]()
西藏作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肩負著保障淡水安全、氣候調節、促進南亞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時代使命。香港科技大學在國際上具有重要的學術科研影響力,承擔著與國內外交流合作的橋頭堡角色,在高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能夠發揮科學技術支撐與人才保障的關鍵作用。在此背景下,三方將發揮各自的資源稟賦與學科優勢,積極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做好“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等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西藏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共同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美麗西藏。三方還將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圍繞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需求,聯合開展科研項目申報與合作、加強技術引進與創新、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綜合能力與人才培養、推動建設“高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為全球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
簽約儀式上,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賈小華、香港科技大學跨學科學院副院長寧治、香港科大學(廣州)地球與海洋大氣科學學域主任李順誠分別代表三方簽字。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綜合監測處處長胡利、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馮志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李世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可持續能源及環境學域教授鄭君瑜等多位相關領域專家和學者共同出席儀式,見證粵港藏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合作新篇章。
![]()
香港科技大學寧治教授表示,希望充分發揮港科大在環境監測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研究及生態環境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為西藏生態保護工作提供科技與人才賦能,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西藏貢獻力量。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賈小華也指出,西藏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和香港科技大學兩校的合作跨越了地理與學科的界限,開啟了西藏生態環境保護部門與科研院校合作的新典范,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強強聯合,此次合作將會給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全新理念和前沿技術。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李順誠教授稱,西藏既是我國與南亞開展合作交流的戰略要地,也是推動跨區域可持續發展、科技協同與人才培養的關鍵樞紐,希望通過此次合作加強粵港藏的“交流、交往、交融”,共同構建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
此次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粵港藏在高原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進入深度合作階段。粵港藏三地將圍繞聯合科研與技術轉化、人才培養與能力建設等方向推進落地實施,加強多領域持續融合與互補,助力實現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新目標,為美麗西藏、綠色“一帶一路”增添新動力。
編輯: 張慧斌
責編: 安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