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紅星新聞記者重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甘孜州”)丹巴縣黨嶺高反女孩小林被救援路線,以及多條川西登山徒步路線,發現這些高海拔路線上依舊充斥著各種徒步亂象。
在社交平臺上,徒步、登山也是高頻熱詞。《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4-2025)》(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4年小紅書平臺徒步相關筆記點擊量達160億,登山筆記增速達340%。
四川旅游資源豐富,以甘孜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簡稱“阿壩州”)為代表的川西,更是四川乃至全國登山徒步戶外活動逐年高熱的一個縮影。
連日來,紅星新聞記者對話四川省登山戶外運動協會(以下簡稱“四川省登協”)及當地警方、行業主管部門等。多方均表示,在川西多年的登山活動事故中,無登山徒步經驗的“小白”約占九成。在公眾眼中,很多人只認為登山很危險,但在如今,存在監管空白、不用報備的高海拔徒步已成為“最危險的戶外活動”之一。
這并非危言聳聽,中國探險協會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戶外探險事故報告》不完全統計,2024年共發生戶外探險事故335起,涉及人員1126人,其中徒步項目244起,涉及822人,占總事故人數的73%。
而在川西,僅甘孜州警方不完全統計,今年當地已接到徒步穿越的迷路、高反、失聯等警情171起。
![]()
▲2024年,驢友徒步貢嘎山遇難,救援人員跪地轉運遺體下山
徒步熱潮反映了中國年輕人休閑方式的多元化趨勢,但戶外運動的特殊性在于,其活動區域的開放性導致監管不可能面面俱到、時時在場。
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針對登山亂象,甘孜州六部門將聯合發文,擬于年內出臺“關于加強甘孜州登山活動安全管理”的相關措施。實際上,無論是川西還是全國,對于高風險的戶外活動,多地的態度都是:要監管,也要疏堵。
山一直在那里,更重要的是自己。多名受訪者也呼吁,任何戶外運動都有風險,應客觀理性看待,只要科學計劃、做足準備,風險是可控的,熱愛自然的腳步和那顆心不應被叫停。
![]()
▲2024年,驢友徒步貢嘎山遇難,救援人員跪地轉運遺體下山
警情頻發:
登山活動出事故者九成系“小白”
今年已超20萬人次前往川西登山徒步
高山草甸、雪嶺冰峰和大峽谷錯落有致,高原湖泊宛如寶石鑲嵌在群山之中,讓川西在社交平臺上成了“戶外運動的天花板”。
廣義上,高海拔徒步也是登山活動中的一項。四川省登協秘書長高敏介紹,四川的登山活動主要集中在川西的甘孜州、阿壩州,多年來,在四川登山活動中出現安全事故的,九成系“小白”,他們被網絡信息誤導,認為“只要能走路就可去穿越”,今年尤為明顯。
![]()
▲高敏
報告顯示,截至今年4月初,全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破4億,截至6月底,全國戶外運動相關企業達33.5萬家。
那么,今年有多少人到川西登山、徒步等戶外運動?
甘孜州教體局社體科工作人員沈永劍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僅今年國慶期間,到甘孜州正規報備后登山的超過兩百個團隊,至少兩千人,為歷年最多,但無一起事故。
據甘孜州體育中心副主任、甘孜州登山協會會長徐沙尼不完全統計,今年到甘孜州旅游徒步的超10萬人次。
四川省登協名譽副會長、阿壩州登山協會會長蘇拉王平則表示,今年進阿壩州登山徒步的人至少10萬人次。如最近汶川阿爾溝徒步很火,每天都有幾百上千人。
![]()
▲貢嘎大環線示意圖 圖據甘孜旅游
徒步從小眾走向大眾,得益于低門檻與社交媒體的推動,但也面臨安全與環保挑戰。
在登山和高海拔徒步中,如出現高反就必須下撤。但從四川省登協處理的投訴件看,許多人不知戶外活動危險,有人因高反被向導要求下撤,恢復后竟投訴為何當初不讓他留在山上。
據甘孜州警方不完全統計,2024年,甘孜州康定、九龍、丹巴、海螺溝、鄉城和稻城警方共接到徒步穿越的迷路、高反、失聯等警情99起。今年至今,同樣警情已增至171起。
來自阿壩州公安局消息,今年以來接到求助迷路74起、高反80起。“五一”和國慶假期,徒步的人數約42500人次,迷路14起、高反4起、其他救援事故等31起。
-管理難點-
地形險峻、氣候多變、盲目冒險
高海拔徒步成“最危險戶外活動”之一
登山、徒步事故因何多發?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戶外不是公園,徒步不是旅游。川西高山徒步路線的入口多且地形險峻,森林植被茂盛,很多地方無信號,環境多變,徒步者盲目冒險、專業能力不足等也會增加事故風險。戶外活動組織方缺乏資質和經驗,無法承擔安全管理責任等,更是救援警情頻發背后映射出的管理難點。
![]()
▲丹巴縣黨嶺穿越路線,需穿過森林
依據《國內登山管理辦法》等,在四川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的獨立山峰,組織單位必須行前在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山行政許可。辦理時,需提交登山者的體檢報告、保險,以及協作配比和裝備清單等。但對于徒步,目前尚無明確規定必須報備,但要求到當地鄉鎮進行備案。
高敏坦言,如今,在川西,不用報備的高海拔徒步已成為“最危險的戶外活動”之一。
對此,徐沙尼、沈永劍及多地涉及高海拔徒步線路的警方表示認可。徐沙尼舉例稱,曾有徒步者因高原常識和經驗欠缺,在海拔三千多米處搭棚睡覺,再也沒醒來。
![]()
▲康定市公安局貢嘎山派出所所長李鄧珠(左)和哥哥李降措(右)接力守護貢嘎山
在四川省高海拔應急救援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四姑娘山登山協會常務副會長余強看來,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高海拔徒步,有的人簡單地用平原戶外的心理去概括高海拔的情況。
報告指出,在消費群體上,中青年群體成為戶外運動主要消費者,其中25歲至34歲群體占比最高。數字背后,是年輕人對“快樂消費”的極致追求,是對個性、治愈與社交的深度渴望。
時代在變,也讓從事登山行業20多年的蘇拉王平充滿擔心:“如今的一些戶外活動被網絡帶偏,呈現出年輕化、非專業化等趨勢,特別是今年以來,一些年輕人還沒有高海拔徒步的經驗,也根本不知道山的危險在哪兒,網上一忽悠就敢組隊,裝備、專業技術都不足就直接上雪山,而登雪山最大的危險就是雪崩,若遇上,上去的人完全可能‘全軍覆沒’。”
-“保命建議”-
選擇正規俱樂部、帶衛星電話、依規報備
高反或致命,及時下撤是“良藥”
川西多地發生過驢友獨自徒步高反或死亡事件,監管上的空白,同時也意味著個人更高的自由度。那么,面對潛在風險,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如遇極端情況,又有哪些“保命”建議呢?
“在海拔四千米左右的高原上徒步,一般情況20公里/天、重裝15公里/天,算業內相對權威的標準。”高敏說,除了距離,高海拔徒步中很危險的就是高反,引起腦水腫、肺水腫后,嚴重時一兩小時就可能致命,及時下撤是治療高反最好的“良藥”。
![]()
▲驢友在貢嘎大環線徒步 圖據甘孜旅游
除了高反,登山活動中的風險還包括失溫、滑墜,參加山地戶外運動迷路的也比較多。高敏說,徒步迷路的、墜崖的,基本是自行進入,在森林中盲目穿越導致。
為此,他建議,無論是登山還是徒步,一定不要獨自參加,不要選擇陌生的線路、未開發區域。臨時組“搭子”的,在同伴選擇上最好男多女少,同時要了解對方是否有戶外經驗,出行時帶衛星電話,但最好選擇正規俱樂部,做好出行準備,并在屬地鎮村報備,請當地向導。“向導熟悉路線,一旦出問題,能盡快找到救援。”
![]()
▲黨嶺穿越路線 部分路線需手腳并用
高敏建議,如突遇暴雨、雷電、冰雹、降雪等,最好待在原地,選擇安全區域搭建臨時庇護所,等待救援,或等天晴了再走。如進入未開發徒步路線,一定要在路上留下標識標牌,如帶可降解小布條或衛生紙“走一截捆一個”。
對于一些社交平臺的徒步攻略,徐沙尼說,網上很多攻略都是發布者自己走的線路、天數等,建議徒步者參考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實際情況來做攻略。
-如何規范?-
業內呼吁健全救援體系和應急預案
甘孜州擬出臺措施加強登山活動監管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全國范圍內來看,戶外運動經濟形態變得更加成熟,戶外運動產業顯現出了成為宏觀經濟增長新一極的潛力。另一方面,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正在快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上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讓登山等戶外活動更加安全規范?
此前,阿壩州小金縣印發的《小金縣戶外活動管理辦法(試行)》表示,在小金縣轄區內登山、戶外徒步活動均需報備。
![]()
▲游客從丹巴縣黨嶺戶外徒步線路相關公告旁經過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針對登山等活動,甘孜州六部門將聯合發文,擬于年內出臺“關于加強甘孜州登山活動安全管理”的相關措施,加強對登山等活動的監管。
蘇拉王平認為,就全國而言,除了監管,還需正確引導。“堵是堵不住的,這兒堵了,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繞行,反而風險更大。”
在他看來,相關部門應開發更多成熟的攀登線路,既滿足愛好者的探險之心,也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但管理要跟上,包括成熟的應急預案和救援體系等。
![]()
▲葫蘆海旁邊的亂石灘
高敏介紹,下一步,四川省登協將繼續加大對當地村民的技能培訓,組建更多山地救援隊伍,大力科普戶外風險,推廣戶外安全教育,促進全民戶外運動素養提升。
但不可否認的是,任何戶外運動都有風險。
“山永遠在那里,生命就這一次。”高敏說,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才能出發。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姚永忠 攝影報道主編 邵洲波
編輯 成序
審核 官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