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時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11月1日,中國商務部對安世半導體出口一事表態稱,將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這一消息的放出,讓全球汽車制造商都為之一振。畢竟之前因荷蘭政府強搶安世,讓中方感到非常不爽,直接停止了安世中國工廠的出口許可,這對全球的汽車制造商來說,無異于天都塌了。
當時荷蘭政府一反歐洲拖沓的毛病,在短短一周內,直接強令凍結了安世所有的活動,包括商貿、股權等,甚至直接將安世母公司,聞泰科技委派的CEO張學政直接“革職”,要求換荷蘭政府指定人選上任。
![]()
荷蘭政府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目的十分明顯,就是將安世進行“國有化”。
而荷蘭政府的背后要說沒有“高人指點”,怕是誰都不會相信。荷蘭作為歐盟的一員,歐盟會不知道如此強盜行徑,會惹得中國不快,影響中歐關系嗎?想必不太可能。
所以荷蘭如此行徑,要說沒有歐盟的默許,怕是鬼都不信。
歐盟默許荷蘭強搶安世,理由也很簡單,就是要在半導體行業去中美化,將“歐洲芯片法案2.0”徹底落實。
該法案強調歐洲在半導體產業要實現“獨立自主”,將歐洲半導體產業鏈的主導權握在手中。之所以如此強調,全因如今的歐洲半導體行業完全是在“坐吃山空”。
其中位于荷蘭的光刻機巨頭阿斯麥爾尤為“突出”,一方面,它的尖端技術發展,依賴于美國支援,另一方面,其所需原材料,又離不開中國。
![]()
這就導致其完全要看中美臉色過日子,一旦發生如2022年中美關系緊張的情況,阿斯麥爾就只能成為“夾心餅干”兩邊受氣的同時,還得舔著個臉兩邊討好,才能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這也是荷蘭政府選擇安世下手的重要原因。
安世半導體,雖說并非頂尖,也不如行業巨頭英飛凌和安森美,但其最大優勢,就在于它是“全能型選手”,從設計到封測,安世全都能獨立完成,這對荷蘭,乃至歐洲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而此時恰逢中美第四輪會談剛結束,中美雙方未能達成共識,美國進一步對華施壓,發布“50%規則”。作為美國的核心盟友之一,荷蘭趁機強搶安世,不僅能實現半導體行業的“獨立”,更能給美國一個交代,討特朗普一個歡心,可謂一舉兩得。
![]()
至于中國方面會有什么反應?荷蘭可能對此并不在乎,就像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所說的,“沒想到中方會有激烈反應”。中國一直表現出來的“老好人”姿態,讓荷蘭方面產生了誤判,認為即便搶了安世,只要給個差不多的理由,便能糊弄過去。
結果也很明顯,中方對此重拳出擊,直接將歐洲支柱產業之一,汽車制造業給直接按死,導致歐洲,乃至世界范圍內的汽車制造商,都對荷蘭政府口誅筆伐。各個老牌車企對此怨聲載道。
對此荷蘭政府雖然很慌,但得罪中國已經成為事實,如果此時放棄對強搶安世,不就芝麻全丟,還會引起美國的不滿,落個里外不是人的地步。
所以荷蘭政府不僅不知悔改,還表示此舉是出于“國家安全”的考量。這話一出來,就很有美國那個味道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次荷蘭政府強搶安世的背后,必然有著美國的影子,不然這時間上也太過巧合了。
![]()
更重要的是,據荷蘭法院公開的文件來看,其中明確提到,美國曾對荷蘭政府進行過威脅,要求荷蘭政府以換掉安世CEO,來換取對安世制裁的豁免。
這可要了荷蘭政府的老命了,安世在過去五年中,為荷蘭政府帶來超過1.3億歐元的稅收。要知道,荷蘭今年的財政赤字,預計將達到GDP的2.5%到3.3%,一旦失去安世這棵搖錢樹,對荷蘭的經濟打擊將會非常沉重。
正是基于這種背景下,荷蘭才會做出強搶安世這一舉動,并咬死表示與美國無關,是荷蘭的獨立行為。
但荷蘭這種“搖尾乞憐”的作態,并未換得美國的青睞,不僅沒有在強搶安世一事上有所聲援,更是直接“背刺”荷蘭。
路透社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話稱,白宮方面正在擬定宣布,安世半導體的中國工廠,將有序恢復出貨。
美國此舉對荷蘭來說,無異于過河拆橋,但美國也不得不這么做。
![]()
今年10月23日,安世中國曾對安世客戶發出過一封郵件,表示將恢復部分芯片供貨,但有兩個限制,一是僅限中國國內業務,二是結算方式必須使用人民幣,這就讓美國傻了眼。
一方面,中國汽車制造業本就發展迅速,如今更是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被許多老牌汽車制造商,視為汽車制行業未來的風向標。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不要說制造業回流美國,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連最基本的遏制中國發展都做不到。
另一方面,中國這手陽謀,直指美國的美元霸權。如大眾等一眾車企,為了避免沃爾夫斯堡工廠停產這類情況繼續發生,為了維持存續,勢必會向中國低頭,選擇用人民幣結算,這無疑還會加速“去美元化”的進程,對美元霸權構成直接威脅。
如此看來,荷蘭強搶安世,不僅沒為美國打出一記漂亮的“助攻”,反而幫了倒忙,成為美國制造業復興的阻礙。
所以美國這手過河拆橋也就不奇怪了,但對荷蘭來說,這可就是壞到不能再壞的消息。美國此舉相當于是把荷蘭當作小丑來耍。
![]()
首先我們來看下中美這兩則消息中的重點,是中國安世工廠恢復供應,而非安世。這意味著,日后安世芯片的出口,將直接從中國“直發”,與荷蘭安世沒什么關系了。
中方這樣做,于情于理都站得住腳。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安世半導體近70%的產能都來自于中國,荷蘭僅占30%,以中國的制造業產能,填補這30%,以滿足以往安世客戶的需求完全不是問題。
其次,安世作為中國聞泰集團的全資控股公司,中方繞開安世總部,也不存在所謂的“技術泄露”、或是“安全”問題。
在中美相繼發聲的當下,荷蘭已經徹底淪為一個小丑,只能抱著一個安世空殼欲哭無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