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巴基斯坦面臨雙重外交與安全議題:一方面,政府內部就參與美國斡旋的加沙國際穩定部隊(ISF)存在明顯分歧,國防部長與政府發言人公開表態沖突,參與決策仍處未定階段。
另一方面,巴方與阿富汗塔利班的停火協議及巴基斯坦塔利班(TTP)跨境威脅問題,也成為國防部長關注的重點,整體局勢凸顯巴方在地區事務中的復雜權衡。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赫瓦賈·阿西夫于10月31日周五公開駁斥政府發言人丹亞爾?喬杜里的相關言論,尤其反對“解除哈馬斯武裝”的表述,引發外界對巴方立場的關注。
此前10月28日周二,喬杜里在接受AryNews電視臺采訪時稱,巴基斯坦若參與加沙和平部隊,將與他國共同“確保地區無極端主義、無暴力、無跨境攻擊”,且會優先保障巴軍士兵安全。
當被問及是否包含解除哈馬斯武裝時,他明確表示“唯有哈馬斯裁軍,后續工作才能推進”。
對此,阿西夫在GeoNews節目中強硬回應
他質疑喬杜里“代表誰發言”,強調“個人在電視上發表此類言論極不合適”,并否認存在相關官方討論,同時認同“派軍加沙或因以色列轟炸陷入復雜局勢”的觀點。
![]()
美國斡旋的加沙和平協議核心是組建“國際穩定部隊(ISF)”,主力計劃由穆斯林占多數國家軍隊構成,而巴基斯坦參與與否的討論已進入“后期階段”,且內部基調傾向于參與。
從支持理由來看,巴方官員認為參與有三重意義:一是道義與立場一致性,巴基斯坦是2024年底“八國和平提案”參與方,該提案為加沙和平計劃奠定基礎,參與ISF可體現立場連貫。
二是維和經驗優勢,巴方作為聯合國主要出兵國,已向40多個行動部署超20萬人,能為ISF提供實操能力與合法性。
三是外交需求,參與美國支持的多邊倡議或改善巴美關系,為經濟合作與國防支持創造空間。
但風險同樣顯著:加沙局勢動蕩,且巴國內輿論分歧大,多數民眾同情巴勒斯坦,可能將參與視為“為以色列服務”。
同時,部署的法律框架不明確,官員坦言“理想情況是獲聯合國授權”。目前,阿西夫已確認“派軍決定仍在敲定中”。
![]()
除加沙事務外,赫瓦賈·阿西夫還談及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塔利班的停火協議及TTP跨境威脅問題。
針對巴阿停火,雙方已同意在進一步談判前維持停火,并建立違規監測核查機制。阿西夫建議引入多國參與監測,避免停火“在12至15個月內崩潰”,確保長期可持續性。
對于TTP問題,阿西夫直言阿富汗塔利班“私下承認”為TTP提供庇護。
他強調“放任恐怖分子跨境等同于縱容”,若阿富汗塔利班不阻止,就是“縱容在巴制造流血事件”。
當前巴基斯坦在加沙部隊參與問題上,既需化解政府內部的立場沖突,又要平衡道義、外交與國內輿論風險,最終決策仍待觀察。
而在阿富汗事務上,巴方雖與塔利班達成停火,但TTP跨境威脅仍是雙方信任的關鍵障礙。
整體來看,巴方在地區事務中需在多重利益與風險間尋找平衡,相關決策將對其外交格局與國內穩定產生重要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