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聯邦政府陷入長達30天的停擺困境,國家經濟統計體系近乎陷入停滯狀態。
2. 原計劃于10月末發布的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未能如期亮相,與此同時,就業市場、對外貿易以及零售消費等多項核心經濟指標也相繼“消失”,形成罕見的數據真空。
![]()
3. 這一信息斷層使美聯儲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失去關鍵依據,企業難以準確規劃未來財務安排,投資者則在缺乏透明度的市場中頻繁調整策略,金融波動顯著加劇。
4. 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統計數據面臨永久性缺失的風險。海軍聯邦信用合作社首席經濟學家希瑟·朗警告稱,若政府運作持續中斷,10月份的原始數據將無法及時采集,后續即使嘗試補錄,也將因受訪者記憶模糊而導致準確性嚴重下降。
5. 此次危機凸顯出美國經濟治理結構中的深層隱患——盡管市場上存在諸多私營部門提供的替代性指標,但官方發布數據長期以來被公認為最具權威性的“基準參照”。
6. 當前,企業和研究機構只能依靠碎片化的商業調研報告、移動設備軌跡或衛星遙感圖像來推斷經濟運行狀況,這種做法無異于用簡易工具試圖解析復雜宇宙。
![]()
7. 牛津經濟研究院分析師馬修·馬丁指出,由于前景不明朗,不少公司已主動放慢招聘節奏,而特朗普時期延續下來的關稅措施進一步加重了企業的運營負擔。
8. 高盛集團預測,倘若停擺局面延續至11月中旬,原本應于當月公布的重要經濟讀數或將推遲至12月才得以披露,屆時不僅10月數據失真,11月的統計質量也可能受到波及。
![]()
連鎖沖擊:從企業損失到民生危機
9. 政府關閉引發的負面效應正以多米諾骨牌形式擴散。美國商會發布的評估顯示,在停擺最初的四個星期內,與聯邦機構有合作關系的企業累計遭受約12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全國范圍內約6.55萬家中小企業每周面臨高達30億美元的現金流壓力。
10. 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發出警示,此次行政中斷可能導致第四季度GDP年化增長率下滑1至2個百分點,造成的經濟損害將在70億至140億美元之間,且多數影響不可逆轉。
11. 對普通民眾而言,生活困境更為緊迫:自11月1日起,覆蓋約4200萬低收入家庭的“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因財政授權終止而暫停發放福利,紐約州為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并緊急調配6500萬美元用于緩解食品短缺問題。
![]()
新聞報道截圖
新聞報道截圖
12. 此輪僵局本質上是兩黨政治角力不斷升級的結果,民主黨與共和黨在醫療保障和社會福利支出議題上僵持不下,最終卻由廣大民眾承擔代價。
13. 在聯邦雇員群體中,大約75萬人被迫進入無薪休假狀態,另有數十萬人雖繼續履職卻無法獲得報酬,更有超過4000名公務員接到了正式裁員通知。
14. 富國銀行資深經濟學家莎拉·豪斯直言:“如果連自己下一筆工資何時到賬都無法確定,這些公務員怎么可能還敢去餐館吃飯?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取消度假行程,削減所有非必需開銷。”一旦這種消費緊縮趨勢蔓延開來,將對整體經濟增長構成沉重打擊。
![]()
15. 雖然政府停擺最初源于政治機制的失靈,但它正在演變為一場系統性風險。
16. 當宏觀經濟數據出現黑洞之時,恰逢企業集中制定年度戰略的關鍵階段;當糧食援助項目中斷之際,又疊加了持續存在的通貨膨脹壓力。美國所暴露的問題,遠不止政黨對立,更反映出公共治理層面的戰略短視。
17. 或許,這場前所未有的困局將倒逼社會各界重新審視一個根本命題:在一個高度依賴精準數據驅動決策的現代經濟體中,政治內耗所帶來的高昂成本,最終究竟由誰來買單?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2025-10-27美國政府又“關門”,為何這次不一樣?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