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才和中國講和,后腳中東這邊又鬧出大事端?
據環球網報道,圍繞以色列和埃及之間的天然氣出口協議,最近突然傳來壞消息。要知道,這筆訂單價值350億美元,相當于以色列年度國防預算的三倍多,堪稱其史上最大訂單。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不論是利維坦氣田的運營商還是美國、埃及,都相當期待這筆創紀錄的交易,同時,作為重要股東的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公司也持續施壓。可出乎意料的是,以色列卻突然踩下急剎車。
(以色列利維坦天然氣平臺,過去很長時間以來,美國一直在促成其與埃及之間的能源合作,誰料現在被突然喊停)
![]()
以色列能源部長埃利·科恩發布的聲明直指問題的核心:以色列國內天然氣市場尚未達到公平價格”。
其實,這筆訂單會遇阻早在意料之中。
畢竟以色列財政部已經不止一次發出警告稱,由于國內能源需求激增超出預期,未來四分之一世紀可能面臨天然氣短缺的危機。如今,這種擔憂正在重塑以色列的能源出口政策,即便面對最親密盟友的壓力也毫不退讓。
這無疑讓期待中的美國感到難以接受。所以,其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第一時間取消原定的訪以行程。而這樣罕見的公開摩擦,直接在國際社會投下一枚震撼彈,尤其是在能源合作這個被視為戰略支柱的領域上,以色列此番拒絕,意味著直接對美國權威發起挑釁。
當然,與埃及的“外交關系協調工作”仍在繼續,但以色列明顯更想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推進區域能源合作,而非被美國或任何一個國家拿捏。
(埃及公開反對以色列通過的《約旦河西岸主權法案》,結果遭到內塔尼亞胡破壞能源協議的警告)
![]()
事實上,這出能源爭端的大戲其實早有預兆。
隨著本輪巴以沖突的爆發,以色列積極調整能源安全策略,甚至鼓勵全民參與能源生產,以防遭到伊朗導彈打擊。所以,在內塔尼亞胡看來,這筆規模龐大的能源協議,在必要時刻,是可以當作重磅籌碼使用的。
比如今年9月,埃及就在公開場合下對以色列頒布的《約旦河西岸主權法案》發起猛烈攻訐,并反對以色列將主權延伸到約旦河西岸,同時還呼吁國際一同施壓以色列,要求其停止對巴勒斯坦的非法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內塔尼亞胡通過將主權擴展至約旦河西岸的法案,恰好發生在美國副總統萬斯結束訪問回國之際,聽聞消息的他,瞬間在機場暴怒。特朗普同樣發出嚴厲警告,威脅要取消一切對以色列的支持。
只不過,惹不起美國,不代表不敢惹埃及,所以內塔尼亞胡當時就發出破壞與埃及能源協議的威脅。
雙方矛盾一觸即發!另據媒體報道,埃及還為了阻止以色列的進一步行動,直接大軍壓境,在邊境地帶部署軍隊。有心人士發現,其中竟然有中國出口的紅旗-9B遠程防空系統。
(以軍將主權擴展至約旦河西岸、加沙等地帶,說白了是猶太復國主義意識形態的獨特世界觀在起作用)
![]()
通過衛星圖像可以清晰看到,至少有兩個導彈連被精準部署在阿里什附近和拉法走廊沿線,在西奈半島東北部形成交叉火力覆蓋網。
這些導彈的打擊范圍不僅籠罩整個加沙地帶,更能深入以色列南部腹地,對迪莫納核設施等關鍵目標構成監視能力,即便最先進的F-35隱身戰機也難逃監控。
說到底,以色列能如此硬氣,將中國警告置之腦后,甚至還敢硬剛美國,拒絕其簽署350億大單的要求,全因一點——根植于猶太復國主義意識形態的獨特世界觀,如今,猶太資本早已深度滲透美國高層,這才導致所有外部警告,都淪為空談。
久而久之,從能源自主到領土擴張,以色列的行動邏輯一以貫之。在加沙地帶剛進入第一階段停火時,他們就迫不及待地展現蠶食約旦河西岸的野心。這種我行我素的作風不僅針對阿拉伯世界,連最重要的盟友美國也難以幸免。
但所有人忽略了一點,能源合作與安全對話完全可以并行推進,而不是相互制約。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早已為此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這種理念正在中東地區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為破解地區安全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