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如果你以為巴以沖突的終極災難是哈馬斯被清除、伊朗被打垮,那你可能真低估了中東這個“火藥桶”的絕妙爆炸方式。
真正讓全球緊張到后背發涼的,不是以色列和哈馬斯你來我往的炮火,也不是伊朗的導彈雨,而是埃及,那個曾經左右逢源的中東巨人,正一步步被拖進戰局的深淵。那么巴以沖突真的結束了嗎?還是說,真正的大麻煩才剛剛開始?
![]()
錢棋盤咽喉的擠壓
埃及的地理位置,既是它無與倫比的財富,也是它無法擺脫的宿命。
它就是那個大國博弈棋盤上,誰都無法忽視的“咽喉要道”。各方勢力并非在主動“選擇”是否要動埃及,而是圍繞這個咽喉進行布局,而他們行動的合力,正把埃及推向風暴的中心。
地緣戰略大師麥金德早就說過,埃及是通往海洋的“鎖鑰”。
![]()
而在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里,埃及既是“棋手”,也是“棋盤”。它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十字路口位置,決定了它的命運必然與世界大國緊緊捆綁。
對中國而言,蘇伊士運河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海上路線的咽喉,無可替代。
任何導致這條生命線被敵對勢力完全掌控的企圖,都將直接觸碰中國的核心利益紅線,甚至可能引發中美之間誰都不愿看到的直接碰撞。
![]()
美歐俄的算盤則各有不同。攻擊伊朗,或許符合美國和歐洲的某些短期利益,比如解決歐洲的能源焦慮,順帶夾擊俄羅斯的盟友。但攻擊埃及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對歐洲來說,讓蘇伊士運河陷入戰火癱瘓,等于切斷自身的全球貿易大動脈,無異于經濟自殺,因此絕不可能得到歐洲的支持。
這種利益上的巨大分歧,使得任何針對埃及的軍事冒險都充滿了單邊主義的危險,也更難預測和管控。而以色列的某些戰略考量,恰恰就在試探這條危險的邊界。
![]()
求生本能的瘋狂試探
以色列的處境,說白了就是在中東的生存困境。理論上,它有幾個選擇。一個是“兩國方案”,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也是中國早期就倡導的方案。
但只要美國霸權存在,只要以色列還被視為美國在中東執行“骯臟工作”的代理人,這個選項就幾乎不可能被接受。
![]()
畢竟,在美國眼中,任何中國倡導的方案都因為中美博弈的大背景而自帶“原罪”。
另一個選項是“北上開疆”,目標直指伊朗。這個瘋狂的計劃,包括完全占領戈蘭高地,并設想在美國的全力支持下,一舉顛覆伊朗現政權,扶植一個親美政府。
一旦成功,美國將徹底掌控波斯灣航道,順帶切斷也門胡塞武裝的后援,進而控制紅海航道。
![]()
但這風險實在太大了。攻擊伊朗,等于同時踩了中國和俄羅斯兩條粗壯的紅線。尤其是俄羅斯,它絕不能接受后院的伊朗被人端掉。
于是,第三個選項,“南下擴土”的幽靈便開始徘徊。這個戰略的矛頭指向了埃及。
![]()
它設想在占領加沙后,將勢力范圍向西奈半島推進,最終尋找借口與擁有龐大軍隊的地區大國埃及開戰,一舉奪取蘇伊士運河。
所以,以色列近期在加沙與埃及邊境的“費城走廊”采取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就絕非孤立事件了。這更像是一種在絕境下的戰略試探,是在持續測試埃及這個“壓力容器”的強度,尋找那條最薄弱的焊縫。
![]()
燃燒的代理人殘局
加沙的沖突,早已不是簡單的巴以問題。它已經演變成一場由多方參與、利益交織的“代理人殘局”,而埃及,則被迫站在了這場殘局的最前線,被動處理各方博弈留下的“溢出物”。
哈馬斯能讓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受挫,遲遲無法取勝,背后原因極其復雜。它早已成為整個中東世界與美以博弈的一枚“活籌碼”。
![]()
無論是什葉派的伊朗,還是遜尼派的埃及、土耳其、沙特、卡塔爾,都在明里暗里利用這張牌。
這些國家通過支持哈馬斯,換取各自的利益。土耳其就是個典型例子,通過在巴以問題上扮演斡旋角色,換取了美國在庫爾德工人黨問題上的讓步。
伊朗也曾通過敘利亞通道向哈馬斯提供支援,在敘利亞局勢變化后,支援方式也隨之改變。
![]()
伊朗的小算盤,是想用哈馬斯這張牌,換取西方解除對其長達數十年的制裁。可這恰恰是遜尼派的海灣產油國和土耳其不愿意看到的。
一旦伊朗的制裁被解除,它儲量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將涌入國際市場,這會直接沖擊由海灣國家和俄羅斯主導的石油定價權。
![]()
別看伊朗和海灣國家現在因為共同的敵人暫時站在一起,他們在能源經濟上可是實打實的競爭對手。
諷刺的是,拋開政治因素,伊朗和以色列在地緣和經濟層面,本有成為盟友的巨大潛力。這種復雜的利益互搏與制衡,讓局勢變得更加混亂和危險。
![]()
而埃及,就站在這片混亂的最邊緣。它為何拼死拒絕接收加沙難民,甚至不惜血本地修建邊境高墻?這并非冷漠,而是在為自己與這場混亂的“代理人殘局”之間,構建一道脆弱不堪的防火墻。
開羅的決策者心里跟明鏡似的:一旦難民潮沖垮邊境,以色列軍隊就極有可能以“追擊哈馬斯”為由,長驅直入西奈半島。到那時,西奈半島將從緩沖區瞬間變為戰場,國家主權將面臨嚴重危機。那根引信,也就被徹底點燃了。
![]()
結語
大國博弈的參與者們,并非對此一無所知。就連特朗普,也曾一反常態地施壓內塔尼亞胡停火。
外界普遍解讀,這位精明的商人總統,已經意識到了“南下”戰略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后果,即中美兩個核大國可能在埃及被直接拖入對抗。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美國也必須約束以色列,避免最壞的情況發生。
![]()
然而,口頭上的約束和臨時的斡旋,終究是治標不治本。只要埃及內部經濟的銹蝕在加劇,外部地緣的擠壓在持續,任何來自加沙的一點火星,都可能引發那場吞噬一切的爆炸。
其后果,將遠超伊朗沖突或俄烏戰爭,直接將世界拖入大國正面對抗的深淵。
![]()
也許,世界的目光真的需要從加沙的硝煙中移開,轉向開羅的資產負債表,和西奈半島那道不斷加固的邊境墻。那里,才是真正決定未來是和平還是災難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