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郵票確實在走下坡路,這是事實。
但很多人還在靠著郵票賺錢,這也是事實。
不知從何時起,吐槽郵票成為一種“熱門話題”,新聞客戶端隨便一篇《攢了一輩子的郵票,到頭來全是廢紙》的文章都有幾萬的閱讀量,郵票似乎也成為一種騙局的符號,花錢買郵票更是成為許多人口中“上當”的代名詞。
![]()
一個物品并非只有一個屬性,一個人是孩子,不代表他不會成為父母。郵票也是一樣,作為郵資憑證,郵票只是一個支付工具,買來使用就可以了;作為收藏品,你得到想要的藏品,保存好也就可以了;可如果你將郵票當作買賣,卻又不清楚如何交易,想著只要買了,什么都不做就會漲,漲了之后還有人趕著上門收,那就不能怪郵票是騙局了。
![]()
其實如果將郵票當作股票看,就很容易理解郵票的賺錢邏輯。
郵票相較于股票首先是儲存問題,股票不會存在品相的三六九等,任何一股都等于它的實際市場價。郵票則會因為其品相的不同而拉開巨大的價格差,尤其是環境濕熱的情況下,紙質的郵票還很容易發霉變黃。
![]()
其次股票有統一的交易市場,雖然有不同的券商客戶端,但實際交易的卻只有北上深三個交易所,而郵票的交易則不局限于在哪里,可以是網購平臺,也可以是街頭巷尾。
所以理論上,只要解決了這兩個不同之處,那么郵票交易和股票交易就沒有太本質的區別了。
![]()
經常有人在留言區回復:“郵票有價無市”或是“我有郵票,誰收?”
都知道買藥要去藥店,買肉要去菜市場,怎么到了郵票身上,就會以為飯好了會喂到嘴邊,甚至還會送到胃里?賺錢如果這么容易,都去買郵票存著就好了,還上什么班、拼什么命?
![]()
就像買菜要到菜市場一樣,郵票交易也要找到郵票的“菜市場”,比如“全國山河一片紅”這樣上百萬的郵票,肯定要去正規的拍賣平臺出售,而一般性郵票買賣,則要選擇用戶量多、交易有保障的交易平臺,如擁有自評級品牌的愛藏。
![]()
最后就剩郵票的品相問題了,說到品相,自然繞不開評級郵票,不少集郵者之所以不喜歡評級,是因為其不方便放到集郵冊中保存,且欣賞時失去了觸及郵票的成就感,加上劣質評級盒,時有發生損傷郵票的事件,所以與其相信不靠譜的評級,不如相信自己的雙眼和郵識。
而對于身處交易中的買賣者而言,評級的缺點反而是交易中的一種可靠保障。
![]()
首先正規評級公司的評級盒經過改良已經能夠很好的保存郵票了,像是以前評級盒損傷郵票尖角的情況,ACG評級盒就在四個角上增加了圓形空間,徹底杜絕了尖角受損現象。
![]()
其次在交易時,評級更是消除了需要逐個檢查的不便,買賣雙方只要看評級結果就能知道郵票的品相,尤其是整包整封這樣包含百枚以上郵票的封裝,更是極大的提高了交易效率。
![]()
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只有不斷學習的過程,買郵票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在郵票上收獲什么,是為了節省郵費支出,還是獲得收藏的喜悅,再或是為了買賣盈利。可無論是三者中的哪一項,都需要豐富的知識作為支撐,錢不是那么容易賺的,更不會主動送到胃里,信息差是賺錢的本質,這句話愿與大家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