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羅夫斯克的局勢確實比較困難,甚至可以說危險,但并沒有克里姆林宮說的那樣即將陷落,為了在11月中旬前拿下波克羅夫斯克,俄軍幾乎將全部可用的兵力和資源都投入到了這里,以至于烏軍趁機在其他方向發起反攻,諸如在蘇梅,烏軍成功收復了斯蒂安蒂尼夫卡,基本將俄軍趕出了邊境線之外。
![]()
當地時間10月3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們,俄軍全部可用兵力都集中在了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大約17萬人;稍早一些,確切說是10月27日,澤連斯基透露俄軍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的兵力是烏軍的8倍,也就是說,烏軍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僅有兩萬多人。
注意,澤連斯基說的是波克羅夫斯克方向,而具體到波克羅夫斯克這座不大的小城,根據烏軍第七快速反應軍的說法,是俄軍在那里有大約2.7萬人,其中有1.1萬人正試圖合攏對波克羅夫斯克的包圍圈,這2.7萬俄軍配備了大量技術裝備,包括100輛坦克、260輛裝甲車和160門火炮。
![]()
綜合俄烏雙方各類信息看,雖然并不像克里姆林宮說的那樣在波克羅夫斯克包圍了5000烏軍,但俄軍在波克羅夫斯克的滲透行動正變得越來越有效,或者說成功,烏軍并未有效阻止俄軍的持續滲透,以三四人最多十人為一組的俄軍滲透小組,利用惡劣天氣躲避烏軍無人機的監控和攔截,不斷進入波克羅夫斯克市區。
盡管烏軍投入兵力清剿,但并沒能阻斷俄軍的滲透路線,滲透進波克羅夫斯克的俄軍步兵依靠無線電指揮,盡力避免與烏軍交戰,而是不斷躲藏,試圖在積聚起足夠兵力后再發起行動,但即便如此,也是試圖控制波克羅夫斯克最多20%的市區,烏軍在波克羅夫斯克依然占據優勢。
這里需要提一句,俄軍曾在波克羅夫斯克入口處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插旗行動,這面俄羅斯國旗在上午9點30分被發現,到10點40分就被清除。
![]()
俄軍持續投入步兵滲透,烏軍則盡全力消滅,目前,波克羅夫斯克城內鐵路線南部依然牢牢掌握在烏軍手里,在鐵路線以北地區則有多股俄軍步兵,其中很多俄軍步兵脫掉軍裝化妝成平民,違反國際法,《圖片報》等媒體為此專門發文指責:雖然失去了《日內瓦公約》保護,但俄軍這種做法卻也給烏軍打擊造成一些敵我識別困擾。
即便烏軍占據優勢并投入了戰斗力較高的特種部隊,這種打法對烏軍來說也很被動,或者說烏軍很不喜歡這種打法,但在殘酷的城鎮戰中,雙方損失差距極為有限,甚至可以說沒有差距,眾所周知,烏軍并不像俄軍那樣可以肆意揮霍兵力,烏克蘭更加重視士兵的生命。
![]()
在持續滲透行動的同時,俄軍也在全力發揮火力優勢,甚至將TOS系列溫壓火箭炮和BM27“颶風”火箭炮等推進到近距離射擊,不可避免地進入了烏軍FPV無人機的打擊范圍內,烏克蘭陸軍聯合烏克蘭空軍,發起了一場“毀滅性的反炮兵作戰行動”:冒險靠近一線為步兵提供掩護的俄軍火炮被全部擊毀。
總的來說,滲透進入波克羅夫斯克的俄軍步兵基本已經站穩腳跟,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FPV無人機優勢,這導致波克羅夫斯克遭到俄烏兩軍的雙重空中封鎖,雙方互相打擊對方的后勤補給線,只要天氣情況允許就會發動攻擊,以至于俄烏兩軍現在都只能依靠惡劣天氣進行人員和物資運輸,否則會面臨很大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