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戰場上節節失利,但國內政治領域,這次澤連斯基快了普京一步,逼得特朗普只能選擇跟普京“翻臉”。
9月中旬以來,俄美關系驟然緊張,原本說普京是自己“朋友”的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國對俄羅斯兩家最大的煉油廠開啟制裁,還威脅俄羅斯“6個月后見”。
![]()
此前國際社會對此都有些一頭霧水,或者將之歸因于特朗普本身的“不按常理出牌”。
但最近,西方媒體的一些報道,卻逐漸還原了事情真相。原來不是特朗普“突然翻臉”,而是澤連斯基選擇釜底抽薪,讓美國失去了約束烏克蘭的最大“把柄”。
事情的起源,得從8月份澤連斯基簽署的一項法令說起。
簡單來講,自俄烏沖突以來,烏克蘭為了確保自己兵源,推行強制服兵役的政策,甚至頻繁出現在大街上抓“壯丁”,然后把人直接送往戰場的傳聞。
與之相配套的,則是烏克蘭政府出臺法令,禁止國內青壯年出國,最開始20多歲,后來一度發展到17歲以上的男丁,都不讓出國的地步。
但今年8月份,澤連斯基突然干了一件反常識的事情,那就是放松了此前年輕男子的出國禁令,而且直接把年紀拉到了23歲。
23歲以下的青年男子,“逃出”烏克蘭的難度迅速降低了。
該項政令發布以后,根據一些外媒的報道,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里,已經有至少10萬年輕人從波蘭方向離開了烏克蘭。
![]()
俄媒的報道,當然不是為了說澤連斯基“仁慈”,而是想要渲染烏克蘭兵力更加匱乏的困境。
但客觀上來講,澤連斯基此舉雖然一定程度削弱了自己的兵員補充能力,卻也極大的減少了烏克蘭被美國拿捏的可能。
為什么這么說呢?
這就得從當前美國對俄烏沖突的根本立場開始說起了。
不同于拜登政府,特朗普當局對于俄烏沖突,其實并沒有堅定的傾向某一方的立場,當前白宮最主要的訴求,就是推動俄烏停火。
一方面是為了兌現特朗普的競選承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把此前跟烏克蘭簽署的礦產協議,盡快落袋為安。
正因為特朗普當局的立場,不是幫誰贏,而是不管誰贏誰輸,只要停火就行,所以美國今年以來對俄烏沖突的態度,就是兩邊換著施壓。
![]()
最開始認為烏克蘭根本扛不住,所以通過積極跟俄羅斯接觸,削減乃至暫停對烏克蘭援助,施壓澤連斯基同意停火。
后來歐盟出面,愿意自己出錢買美國武器援助烏克蘭了,特朗普又想通過施壓俄羅斯來結束沖突。
但美國畢竟不是直接參戰國,想要分別施壓俄羅斯和烏克蘭,自然得采取不同的辦法。
或者說,美國之所以能分別施壓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因為掌握著對付他們各自的籌碼。這其中美國施壓俄羅斯的籌碼,當然就是軍援烏克蘭,以及限制俄羅斯石油出口。
而美國拿捏烏克蘭的籌碼,其實就兩個,第一是軍事援助,第二是對澤連斯基本人的支持。
現在由于歐盟出錢,美國自身援烏武器已經很少的原因,第一個籌碼失效了。特朗普當局唯一能用來威脅烏克蘭的,就是對他繼續執政的支持。
![]()
說的通俗一點,在烏克蘭已經被嚴重滲透的背景下,如果澤連斯基一味跟美國對著來,那特朗普當局就有可能通過扶持代理人,或者策劃新顏色革命的方式,把澤連斯基趕下臺,換一個聽話的領導人上來。
要知道烏克蘭親西方的政府,就是2014年通過這種方式上臺的,因此烏克蘭國內,顏色革命的基礎是很廣泛的。
澤連斯基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采取了釜底抽薪的方式。他選擇放松對23歲以下年輕人的出國限制,雖然削弱了自己的兵役來源,但也讓美國想要在烏克蘭搞顏色革命,失去了根基。
自從2010年左右,“阿拉伯之春”運動爆發,美國在其它國家內部掀起顏色革命,實現自己政治目的的手段純熟以來,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那就是歷次成功的顏色革命,幾乎都是以年輕人為主力了,尤其是20歲左右的這個群體,正是“顏革”的主力。
![]()
年齡更小一點的,還沒有徹底脫離家庭,年齡更大一點的,思想日益成熟,往往也有了牽掛。
現在澤連斯基精準的放松出國禁令,讓23歲以下的青年能夠逃離烏克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跑了10萬人,幾乎就把最容易受美國顏色革命影響的群體之中,還留在烏克蘭的那部分全送出去了。
而剩下的更小一些,或者更大一些的人群,又不容易被西方顏色革命的手段利用。
簡而言之一句話,澤連斯基快普京一步,選擇以“自刀”的方式,先把美國拿捏烏克蘭的把柄給解決掉了。
這時候特朗普要施壓烏克蘭,已經沒有了短期內行之有效的手段,他又想盡快結束俄烏沖突,自然就只能轉頭施壓普京和俄羅斯了。
當然,澤連斯基這么做也不是沒有弊端,最明顯的就是由于兵員不足,烏克蘭在前線防線更脆弱了。
![]()
但烏克蘭本就打不過俄羅斯,而且歐美壓力之下,俄羅斯也不可能徹底吞并烏克蘭,這種背景下烏克蘭要談判,最主要的反擊手段是超限戰,也就是偷襲,用遠程武器打俄羅斯縱深。
這用不了多少人,正面戰場反正打不過,那兵員足不足的對烏克蘭也沒那么重要。
最后,通過現在俄烏之間的這種狀態,其實可以清晰的看到,俄烏沖突純軍事意義上的博弈,基本上到頭了,現在雙方的軍事手段,都只是為自己爭取談判籌碼而已。
而這個籌碼的關鍵,就是美國。俄烏現在與其說爭的是烏東領土,不如說雙方爭的是誰能抗住美國的壓力更久。
在這種爭取美國的博弈中,已經屬于破罐子破摔的烏克蘭,顯然比還想保住家里壇壇罐罐的俄羅斯,更具備優勢一些。
從這個意義上,普京如果不能別出心裁,或者俄軍在前線取得突破性進展,接下來的談判態勢,對俄羅斯恐怕就要不太友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