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白酒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已全部披露。行業深度調整帶來的競爭壓力和存量博弈,真實呈現在人們面前。
![]()
當業績承壓、降速調整、分化加速等現實沖擊到來,眾多酒企直面擠壓式競爭帶來的生存困局,在存量博弈中尋找突破口,在調整陣痛中重構新格局。
1
1
業績普遍降速,分化持續加劇
結合白酒股三季報看,行業在內外部不利因素的疊加沖擊下,業績普遍降速成為共性特征,結構分化的態勢持續加劇,傳遞出愈發濃烈的市場寒意和酒企經營成色。
![]()
經測算,已統計的19家白酒上市公司(注:順鑫農業酒類業務、珍酒李渡和華潤金沙未披露三季報)的營收總和為3119.11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營收總和的降幅為7%左右。
在營收規模上,白酒行業的“馬太效應”呈現斷層式的集中與分化態勢,茅臺、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洋河和古井六家頭部酒企作為行業風向標,其內部分化愈發顯著。
目前,僅有茅臺、汾酒仍保持營收、凈利雙增長勢頭。茅臺營收1284.54億元、凈利646.27億元,成為行業絕對的壓艙石與穩定器;汾酒0.48%的凈利增幅,也顯示出其面臨的增長壓力。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古井在營收和凈利上,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降速調整。
![]()
整體看,現有統計的19家白酒上市企業,營收降幅達到兩位數的有15家企業,其中8家降幅超過20%。
在酒說看來,以白酒上市企業三季報為信號 ,行業直面市場沖擊,勇于卸下業績包袱,既是多方努力爭取來的務實選擇,也預示著行業整體不再執著于短期增速,而是轉向更為務實的產業思維和清醒的戰略定力。
積極的一面是,行業深度調整帶來的悲觀情緒和業績壓力一定程度上會得到釋放,刀尖向內的變革創新,成為酒企突圍破局的共識。
這有助于為行業筑底掃清障礙,讓優質酒企的核心價值和發展韌性更加凸顯,也讓人們對白酒的理解和判斷更理性、更貼合行業本質,聚焦新質增張和長期價值。
1
2
利潤全面承壓
更務實、更理性才能更長遠
![]()
凈利潤方面,行業利潤的集中程度更是遠超營收。貴州茅臺前三季度凈利高達646.27億元,呈現出絕對的統治力。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等,也保持了相對穩健的盈利能力。
![]()
進一步看,利潤變化方面,除茅臺、汾酒利潤有增長外,其他酒企凈利潤均呈現不同幅度的“失血”表現。同時,各家酒企的凈利潤下滑幅度遠超營收下滑幅度,這已成為普遍現象。
前三季度的數據,從宏觀到微觀,都清晰地印證淘汰、洗牌的加速,部分企業的虧損面進一步擴大與深化。
這直觀反映了行業縮量競爭加速開啟,價格戰、渠道戰、品牌戰以及消費者的爭奪,背后都需要更大的費用投入和資源保障,企業為了保住既有的市場份額,而需要付出遠超過往數倍的的精力和成本。
形象的理解,現在酒企間的競爭,很像是一場不能放松、不能犯錯的綜合實力博弈戰和“軍備競賽”。
![]()
從市場去泡沫,到業績擠水分,酒企審慎謀劃、釋放壓力,努力強化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和穿越周期的確定性,這種短期業績的“舍”,正是為了換取長期發展的“得”,也是為下一步的輕裝上陣、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跳出三季報,看更多未公開披露經營數據的名優酒企、區域酒企和中小酒企,它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業沉默的大多數,在分化、有掙扎,或者無聲退出,也對廠商關系有更大的壓力測試。
對于所有酒企而言,能否放棄幻想、直面現實、主動進行深刻的效率革命與模式創新,將直接關系其長遠發展。未來只有主動變革、深耕一線、真正有價值的企業,才能贏得市場支持和消費者信賴。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