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于近日拋出針對記者的新規,直接關上了140號房間與“上層新聞”室的大門,記者們從此未經許可,將不得踏入這些傳統采訪區域。《新聞周刊》的作者已于美國時間周五晚間通過電子郵件聯系白宮尋求解釋,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應。
白宮與五角大樓同步對媒體“加限”的舉動,迅速掀起軒然大波。美國主流媒體機構、新聞自由團體及憲法第一修正案擁護者紛紛聚焦此事,爭議的核心直指“政府透明度”。這些新規從時間、方式上收緊了記者獲取核心政務信息的渠道,批評者直言:“這是在削弱媒體監督權力,讓公眾失去了解政府運作的眼睛。”
值得注意的是,白宮的限令并非孤立行動,此前五角大樓已推出類似爭議規則,兩道“緊箍咒”接連落下,讓媒體圈的焦慮持續升級。
據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多方信源顯示,白宮在美東時間周五下午5點左右悄然發布新規。辛克萊廣播集團國家記者阿特拉·埃爾納沙爾在X平臺披露了備忘錄核心內容:“鑒于國家安全委員會近期完成架構調整,白宮現已統籌所有溝通事務,包括各類國家安全議題。”
![]()
備忘錄解釋稱,“白宮通訊團隊常接觸敏感材料”,因此“為保護此類信息、保障國家安全委員會與通訊團隊的協作效率,記者必須提前獲得批準并與授權白宮人員預約,否則禁止進入140號房間”。
幾乎同時,在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的主導下,五角大樓正對媒體展開“史上最嚴管控”。國防部推出的新媒體憑證協議,已被《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福克斯新聞、CNN及Newsmax等主流媒體集體拒絕簽署。爭議焦點集中在兩條核心規則:其一,軍事人員無論分享機密或非機密信息,都必須先獲得官方批準;其二,一旦被認定“存在安全風險”,記者將被直接禁止進入五角大樓。
白宮記者協會主席江偉佳于近日晚間率先發聲,措辭強硬:“白宮記者協會明確反對任何限制記者進入白宮常規采訪區域的做法,新聞秘書辦公室等場所本就該對媒體開放。這些新規阻礙記者質詢官員、確保政務透明、追究政府責任,最終損害的是美國公眾的利益。”
前聯邦檢察官喬伊斯·阿倫也在X平臺點出歷史相似性:“白宮這會兒急著把記者擋在門外,前腳五角大樓剛清退了常駐記者團。比爾·克林頓任內也試過這招,但在輿論反對下最終妥協了,現在就看這次的博弈走向了。”
目前,新規的具體執行細節尚未完全明朗,更無人能預判記者們是否能通過政策修訂或廢除重獲準入權。這場“政府與媒體的角力”背后,是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的邊界之爭,而最終的平衡點,將直接影響美國公眾的知情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