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走廊里腳步聲不斷,50 歲的張大叔扶著墻慢慢走進來,臉色發白,剛坐到醫生對面就忍不住嘆口氣:“大夫,我這頭暈得快站不住了,以為歇兩天就好,誰知道越來越嚴重。”
醫生趕緊給他測了血壓,數值出來時連醫生都皺了眉:“收縮壓 180,舒張壓 110,這已經是重度高血壓了,而且你還有輕微腦梗的跡象,得趕緊住院調理!”
這話讓張大叔一下子慌了神,眼眶都紅了:“怎么會這么嚴重?我平時就偶爾有點小不舒服,從來沒想過是高血壓啊!” 他一邊說一邊搓著手,語氣里滿是后悔 —— 自己要是早在意那些 “小毛病”,也不會拖到現在。
![]()
張大叔是小區里的保安,平時幫著登記訪客、巡邏園區,總說自己 “身體硬朗得很”,就算有點不舒服,也覺得是 “年紀大了正常現象”,從來沒去醫院好好檢查過。可細聊下來才知道,他的高血壓早就給過提示,只是全被他忽略了。
第一個信號:早上起床總頭暈,以為是沒睡夠
張大叔說,大概半年前開始,每天早上醒了坐起來,都覺得腦袋昏沉沉的,有時候還會有點疼,緩個十幾分鐘才能好。他當時沒當回事,覺得是自己前一晚熬夜看球賽,沒睡夠才這樣,偶爾還笑著跟同事說 “老了,熬不起夜了”。
醫生聽了直搖頭:“早上起來的頭暈頭痛,很可能是高血壓在‘打招呼’!人剛睡醒時,血壓會有個‘晨峰期’,要是血壓偏高,血管壓力大,就容易頭暈。這不是簡單的沒睡夠,要是天天這樣,就得趕緊測血壓,別硬扛。”
第二個信號:脖子發緊僵硬,以為是落枕
![]()
大概三個月前,張大叔開始覺得脖子不得勁,經常發緊,轉動的時候還會有點疼。他總以為是晚上睡覺姿勢不好,落枕了,要么自己揉一揉,要么貼塊止痛膏藥,過兩天不疼了就忘了這回事。
可醫生解釋說:“血壓高的時候,血管會處于緊張狀態,這會影響到頸部的血管和肌肉,導致脖子發緊。落枕一般幾天就好,而且多是單側疼,要是反復覺得脖子發緊,不是落枕那么簡單,得查查血壓。”
第三個信號:手腳發麻,以為是久坐導致的
張大叔值班的時候,經常坐著登記訪客,一坐就是大半天。最近兩個月,他偶爾會覺得手指尖、腳尖發麻,站起來走兩步就好了。他一直覺得是自己坐太久,血液循環不好,沒放在心上,甚至還跟同事說 “得多站起來活動活動”。
但醫生提醒:“長期血壓高會損傷末梢血管,影響血液循環,所以會手腳發麻。要是偶爾一次,可能是久坐,但要是經常發麻,尤其是早上醒來也麻,就得警惕血壓問題,別只當是久坐的事。”
![]()
第四個信號:晚上睡不好、心慌,以為是年紀大了
這一個月來,張大叔總睡不好,要么半夜醒了就睡不著,要么躺著的時候覺得心慌,偶爾還會耳鳴。他跟老伴說 “年紀大了,睡眠就是差”,沒想著去檢查。
醫生卻指出:“血壓波動會影響心臟和神經,導致睡眠不好、心慌耳鳴。尤其是夜間血壓高,對身體傷害更大,這不是‘年紀大的正常現象’。要是老睡不好還心慌,別拖著,測測血壓準沒錯。”
張大叔之所以拖到重度高血壓,還出現腦梗跡象,就是因為把這些早期信號都當成了 “小毛病”,沒放在心上。其實高血壓并不可怕,怕的是忽視早期預警,等出現嚴重并發癥才重視,那時候不僅治療難度大,自己也遭罪。
![]()
最后也提醒大家,尤其是中老年人,平時要多關注身體變化,定期測血壓。要是出現頭暈、脖子發緊、手腳發麻、睡不好這些情況,別自己瞎判斷,及時去醫院檢查。平時少鹽少辣、別熬夜、適量運動,好好保護自己的血壓,身體才能更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