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晚上吃水果會不會得糖尿病?這個問題的答案,您知道嗎?
![]()
先說結(jié)論:**晚上吃水果本身,不會直接導(dǎo)致糖尿病。**但如果長期在晚上大量吃高糖食物,總熱量又超標,還經(jīng)常久坐、睡眠又差,那確實會增加肥胖、胰島素抵抗,甚至糖尿病的風險。
為什么呢?我們從幾個層面來看。
先從生理機制說起。水果里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身體要靠胰島素、肝臟代謝,還有肌肉去吸收利用。可人的胰島素敏感性是有“晝夜節(jié)律”的——白天反應(yīng)最好,到了晚上尤其是深夜,對葡萄糖的耐受性會變差。也就是說,同樣一份水果,晚上吃更容易讓血糖升高,而且恢復(fù)得慢。再加上晚上活動少,肌肉消耗糖分的機會少,血糖波動更可能轉(zhuǎn)成脂肪,增加代謝負擔。長期這樣,肝臟還會因為處理過多果糖而堆積脂肪,進一步降低胰島素敏感性。
不過,從研究數(shù)據(jù)來看,結(jié)論并沒有那么可怕。很多流行病學(xué)研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吃完整水果——尤其是莓類、蘋果、梨、柑橘這種低血糖指數(shù)的水果——和糖尿病風險之間并沒有正相關(guān),反而常常有保護作用。
所以問題的關(guān)鍵,不在于“晚上吃不吃水果”,而在于你的整體生活方式:熱量攝入、飲食結(jié)構(gòu)、體重、運動量,還有睡眠質(zhì)量。偶爾在睡前吃一小份水果,沒問題;但如果每晚都吃太多,或者常喝果汁、吃高糖水果,那就可能讓代謝變糟。
最后,給大家?guī)c建議:吃水果盡量吃完整的,不要喝果汁,也別把干果當水果吃。如果想多吃點水果,最好安排在白天,或者搭配蛋白質(zhì)、奶制品一起吃,這樣能減緩吸收、減少血糖波動。當然,很多人白天忙,只有晚上有空吃,這種情況也沒關(guān)系,只要控制分量就好——別超過200克,大概就是一個中等蘋果或一小碗漿果。
我是李旭,陪您解讀科學(xué)奧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