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外媒專訪再次把鄭麗文推到風口浪尖,隨即也引發了島內各界熱烈討論,尤其很多泛藍陣營擔心,過于高調的鄭麗文,未來極有可能讓藍營麻煩不斷。
其中最明顯當屬蔡正元,其直接怒斥對方太過“大嘴巴”,包括過早談2028藍營候選人,以及急于對島內防務預算進行表態,其認為這會讓鄭麗文以及藍營陷入被動,也會被綠營撿到槍。原本還夸張鄭麗文的郭正亮,眼見形勢不對也隨聲附和,認為鄭麗文要轉換身份,畢竟現在不是名嘴了而成了一黨主席,由此一定要謹言慎行。
![]()
不得不說此次接受《德國之聲》專訪,鄭麗文確實彰顯出與以往藍營黨主席不一樣的風格,其實早在接受采訪前就有藍營內部人提醒她,這家媒體立場比較鮮明,讓她考慮不要參加。過往也發生過朱立倫采訪中途離場的情況,而從采訪過程來看,不得不說這家媒體的主持人非常強勢,而且一上來就站定立場,甚至把專訪變成了辯論。
縱觀整場專訪,其中幾個點容易引發爭議,包括鄭麗文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并非記者口中的“獨裁者”,而且認為俄烏沖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北約東擴;同時她也不認同,記者設定的島內支持“獨”要遠大于“統”民意趨勢,鄭麗文認為多數人更希望維持現狀,“統獨”都缺少民意基礎;再者在島內防務預算上,鄭麗文也堅決反對把預算提高到GDP的5%。
就以上幾點鄭麗文與該家媒體記者發生了激烈爭論,也讓綠營大肆進行解讀,甚至讓藍營不少人的主張此時也面臨尷尬局面。由此在很多泛藍名嘴看來,鄭麗文過于高調的作風,儼然把很多敏感議題攤開到桌面上,一時之間大家不知該如何面對。
![]()
眾所周知鄭麗文之所以參選藍營黨主席,不僅僅是讓藍營能活下去,而是要活得的更好。其不僅要在當前的競爭中贏得主動,藍營更重要的還是要引領未來,由此藍營的整個主張和打法都必須進行變革。她不可能像以往藍營黨主席一樣,只是作為一個協調者的角色,她必須要從自身做起,對藍營進行整體的撥亂反正。
也正是基于此她對很多議題沒有選擇回避,而是公開亮明立場,她就是直言不諱地向島內民眾表明,自己要做什么藍營的真實立場到對是什么,不再躲躲閃閃不再顧左右而言他,這勢必讓很多保守派看不下去。
他們認為鄭麗文此舉只會讓所有矛盾集中爆發,包括來自美國的壓力,綠營的壓力,以及選舉的壓力,他們擔心鄭麗文會應付不來,最終恐怕會狼狽收場。
![]()
其實鄭麗文對此肯定做過評估,但她又沒有退路可選,如果一味對現實妥協,那么她最終不過是“朱立倫第二”,那等同讓藍營繼續原地踏步,只能繼續被綠營拿捏,繼續憋屈的在夾縫中求生存。很顯然她就是要大破大立,不成功便成仁,她很清楚留給藍營的時間不多了,她沒有給自己預留緩和的空間。由此她必須要利用一切機會宣揚自己的主張,包括不再遵從西方構建的價值體系,一切從島內利益出發,包括把推動兩岸交流融合落實到實處而非僅僅停留在口頭,包括對中華民族發自內心的認同而非僅僅出于選舉考量。
無論鄭麗文最終能否成功,她都讓藍營走出了關鍵一步,也一改外界對于藍營黨主席的刻板印象。這也注定了這個任期內,她注定要不走平凡路,這也打破了包含藍營名嘴在內的固有認知,而這份勇氣與魄力,不正是藍營當下最急缺的嗎?否則她干嘛站出來,讓朱立倫繼續做就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