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秋光入夢
露濕湘筠翠影疏。秋光涼入夢痕初。鬢蟬零落倩誰扶。
玉枕尚余新繭字,香篝空剩舊花鋤。月明人靜畫堂孤。
上闋以"露濕湘筠翠影疏"起筆,將讀者引入一個露重霜寒的秋夜。湘妃竹在夜露浸潤下更顯翠色,卻因秋寒而"影疏",既是實寫秋夜竹影婆娑的景致,又暗喻美人遲暮的孤清。"秋光涼入夢痕初"承續秋意,將清涼的秋光擬作可感之物,悄然滲入初醒的夢境。"涼"字雙關,既指物理溫度的下降,更暗示心境的蕭瑟。下句"鬢蟬零落倩誰扶"陡轉直下,以"鬢蟬"(蟬鬢,女子發式)的零落喻指容顏衰老,"倩誰扶"三字質問,將獨處佳人的無助與凄惶推向臺前,發絲散亂無人梳理的畫面,正是其內心孤寂的外化。
下闋轉入室內物象的鋪陳。"玉枕尚余新繭字"中,"玉枕"本是閨房雅物,卻殘留著"新繭字"——或許是情人書信上的斑駁字跡,或是自己輾轉難眠時在枕上反復描摹的指痕。"新"字點出思念之切,而物是人非的對照更顯悲涼。"香篝空剩舊花鋤"筆意更深,"香篝"(熏籠)余溫尚存,卻只余下"舊花鋤",暗示往日蒔花弄草的閑適生活已成追憶。花鋤作為園藝工具,在此成為愛情信物或青春印記的象征,"空剩"二字道盡繁華落盡的滄桑。
![]()
結句"月明人靜畫堂孤"以景結情,將所有愁緒收束于一個靜謐而遼闊的夜境。明月朗照下的畫堂本該溫馨,卻因"人靜"與"孤"字而倍顯空蕩。月光如水,更洗練出主人公煢煢孑立的剪影,其孤獨不僅是空間上的獨處,更是心靈深處無人共鳴的寂寥。
全詞以"秋光"為情感底色,通過"湘筠""鬢蟬""玉枕""香篝"等精致意象的層疊渲染,構建出一個既真實可感又充滿象征意味的閨閣空間。詞人善用觸覺(涼)、視覺(疏影、月明)、嗅覺(香篝)等多重感官描寫,使無形之愁化為可觸可感的具象存在。在古典詩詞常見的閨怨主題中,此詞并未落入直白抒情的窠臼,而是通過物象與心象的互文,讓孤獨者在秋夜夢境中完成了一場與自我的對話,最終在明月畫堂的靜謐中,達成對寂寞的詩意和解。
![]()
浣溪沙·秋光如水
蝶到蓬山夢卻無。秋光如水似當初。年來雙鬢雪慵梳。
舊雨已成歸燕冢,新詩空費葬花鋤。海棠枝上月輪孤。
上闋以"蝶到蓬山夢卻無"開篇,即以莊周夢蝶的典故為引,卻反其道而行之——蝴蝶雖至仙境蓬山,夢境卻終成虛空。這一悖論式表達奠定了全詞虛實相生的基調。"秋光如水似當初"承接夢境,將秋光喻作流動的水,既點明季節特征,又暗喻時光如水般不可挽留。"似當初"三字尤為精妙,在今昔對照中暗示物是人非的悵惘。下句"年來雙鬢雪慵梳"陡轉直下,以"雪"喻白發,將歲月流逝的殘酷具象化。"慵梳"二字不僅刻畫出疏懶神態,更透露出歷經滄桑后的心灰意冷,鬢發如雪卻無意打理,正是對生命衰老最本真的呈現。
下闋轉入對往事的追憶與反思。"舊雨已成歸燕冢"中,"舊雨"(老友)的意象被賦予雙重含義:既指故交,又暗喻逝去的美好時光。這些曾經鮮活的存在,如今已化作燕子歸巢的墳冢,生與死的界限在詞人筆下變得模糊而富有哲思。"新詩空費葬花鋤"筆意更深,"葬花鋤"令人聯想到黛玉葬花的經典意象,而"空費"二字道盡才情無處施展的無奈。新創作的詩篇如同葬花的鋤頭,徒勞地挖掘著情感的墳塋,暗示著精神世界的荒蕪與失落。
![]()
結句"海棠枝上月輪孤"以景結情,將所有愁緒收束于一個靜謐而遼闊的夜境。海棠花向來象征富貴與美好,而今枝頭高懸的卻是孤零零的月輪。月光如水,灑在凋零的海棠上,形成一組極具張力的意象組合——盛放與凋零、圓滿與殘缺、熱鬧與孤寂,在這一刻達成微妙的平衡。海棠枝頭的孤月,既是詞人孤獨身影的投射,也是對整首詞意境的升華,在澄明秋夜中完成了對生命寂寥本質的終極觀照。
全詞以"秋光如水"為情感底色,通過"蓬山""雙鬢""舊雨""葬花鋤""孤月"等意象的層疊渲染,構建出一個既真實可感又充滿象征意味的心靈空間。詞人善用觸覺(水)、視覺(雪、月)、時間(年來)等多重感知維度,使無形之愁化為可觸可感的具象存在。在古典詩詞常見的悲秋主題中,此詞并未落入直白抒情的窠臼,而是通過夢境與現實的交錯、生命與死亡的對話,讓詞人在秋光水影中完成了一場對存在本質的詩意沉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