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1 日消息,最近科技圈里“人車家融合”這詞兒熱度挺高,有網友發現美的最近也入局做這個事,而在今日舉辦的美的集團第 30 屆科技月暨第 3 屆遠見者大會上,美的全屋智能總經理尚喆就專門回應了這個疑問。
現在不少企業都在提“人車家融合”,簡單說就是讓手機、汽車、家里的家電能串起來用,比如開車回家,空調提前開好,燈光調到自己喜歡的亮度。之前友商搞了“人車家全生態”,動靜挺大。
但尚喆在會上說:“用戶需要我們就去解決,用戶不需要的概念不會盲目跟進。”這句話一下就點透了美的的核心立場:不是盯著友商做什么,而是盯著用戶要什么。
![]()
圖源:新浪
說實話啊,我覺得這一點特別重要。現在很多行業都愛炒概念,今天出個“生態”,明天來個“融合”,聽著挺唬人,實際用起來全是坑。美的能先問用戶“要不要”,再決定自己“做不做”,反而顯得挺踏實,不像那種為了跟熱點硬湊的樣子。
再說說大家最關心的:美的到底會不會跟友商一樣,去造車、做手機?答案很明確:不做。尚喆總直接說了,美的要聚焦家庭場景的深度智能化,靠COLMO(高端線)和Midea(大眾線)這兩個品牌,把家電的智能玩透,然后通過開放合作,讓外面的設備能跟自家家電連起來。
這里小雷想說:不是誰都適合跨界的。
友商做手機、造車,是想搭一個“全生態閉環”,所有硬件都自己管,整合起來方便,但投入也大。造車燒錢、做手機競爭又激烈,不是隨便哪個企業都扛得住。
![]()
圖源:美的
美的不一樣,它在家電領域本來就是老大哥,空調、冰箱、洗衣機這些玩意兒,用戶基礎和技術積累都在這兒。與其把精力分到不擅長的汽車、手機上,不如把家電的智能體驗做精,再跟別人合作補全“車”和“手機”的環節,這樣既不分散精力,還能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我覺得這步棋走得挺穩。
尚喆總還說:“空洞的‘人車家’生態沒有價值。”這話小雷是認同的。咱們普通用戶哪懂什么“生態閉環”啊?我就想要個方便。比如不用每次換個設備就重新設置,不用手機連空調、汽車連空調分別下三個APP。
當然了,咱們也得客觀看行業里的兩種玩法:友商是“自己建生態”,手機、汽車、家電全自研,好處是控制權強,設備聯動起來可能更流暢;美的是“開放做場景”,不碰自己不擅長的硬件,靠合作接入外部資源,好處是靈活,不用扛跨界的風險,還能把家電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尚喆總還提到一個現狀:現在大家手里又有智能汽車又有智能手機,可家里的傳統家電跟這些設備還是“各玩各的”,體驗特別割裂。
![]()
圖源:新浪
現在不少“人車家”的宣傳還停留在“概念期”,連設備兼容都沒解決,更別說數據安全了。美的能提前看到這些實際問題,說明它不是想蹭個熱點就走,而是真打算把這事落地。
美的這次回應,其實是把話說透了——我是走自己的路。
友商的“全生態閉環”有它的優勢,適合想做全品類的企業;美的的“開放場景賦能”,更像是守住家電基本盤,再通過合作補全體驗,這種務實的打法,反而更符合它作為家電巨頭的定位。
對咱們用戶來說,不管是“閉環生態”還是“開放場景”,最終能讓生活變方便、不折騰的,才是好方案。
你們覺得呢?是更看好友商的跨界全生態,還是美的這種專注本行的開放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