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李叔獨自在家看電視,突然左肩背劇痛伴大汗,他以為是老寒腿犯了,想起身找膏藥時差點摔倒,幸好及時撥通兒子電話,送醫后才知是心梗發作。
很多人對心梗的認知還停留在“胸口劇痛”上,既不了解發作時身體的變化,也不懂如何在黃金時間內自救。今天我就從醫學角度,把心梗自救的關鍵知識講透,希望每個家庭都能重視并掌握。
![]()
心梗發作后,身體正在發生什么?
要想做好自救,首先得明白心梗發作時,我們的身體到底經歷了什么。
血栓堵塞冠狀動脈后,受其供血的心肌會立刻陷入“缺氧缺糧”的困境。此時心肌細胞開始出現損傷,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缺血時間越長,壞死的心肌細胞就越多。
身體會本能地啟動“應急機制”,比如加快心率、收縮血管,試圖讓更多血液流向心肌,這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胸痛、大汗、心慌等癥狀。如果堵塞的血管沒有及時打通,不僅會導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更可能在短時間內致命。
而我們常說的“黃金5分鐘”,就是指血栓剛形成、心肌剛開始缺血的關鍵時段,此時正確自救能最大限度減少心肌壞死,為后續搶救爭取時間。
![]()
心梗發作不是只有胸口疼,這6種“非典型癥狀”最易被忽視
提到心梗,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胸口壓榨性疼痛”,但臨床數據顯示,約三成心梗患者發作時沒有典型的胸口疼痛癥狀,這些癥狀常常被誤判為其他疾病,從而延誤救治。以下這6種非典型癥狀,大家一定要牢記。
1、肩背、手臂疼痛
這是最常見的非典型癥狀之一,疼痛通常集中在左肩、左背或左臂內側,呈放射性疼痛,就像有根繩子拽著疼。很多人會誤以為是頸椎病、肩周炎或老寒腿,自行貼膏藥、按摩,反而加重病情。這里要提醒大家,若肩背疼痛突然發作,一定要警惕心梗。
![]()
2、牙痛、咽喉疼痛
這種疼痛被稱為“心源性牙痛”,特點是沒有明確的牙痛誘因,疼痛位置不固定,吃止痛藥也無法緩解。
因為心臟的神經反射區域與牙齒、咽喉的神經區域有重疊,心梗發作時的疼痛信號會被錯誤傳遞到這些部位。尤其是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牙痛或咽喉發緊,別只去看牙科,要及時排查心臟問題。
3、惡心、嘔吐、腹痛
部分心梗患者發作時會出現胃腸道癥狀,表現為惡心、嘔吐、腹脹、腹痛,容易被誤判為腸胃炎、胃潰瘍。
這是因為下壁心肌梗死時,疼痛信號會反射到胃腸道,刺激胃腸道黏膜收縮,引發不適。如果本身有胃病,但突然出現與以往不同的腹痛,且伴隨心慌、大汗,一定要警惕心梗。
![]()
4、呼吸困難、胸悶憋氣
患者會突然感覺胸口發悶,像被一塊大石頭壓住,呼吸費力,即使坐著休息也無法緩解,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端坐呼吸、口唇發紺。
這種癥狀在老年心梗患者中尤為常見,常被誤判為哮喘、慢阻肺發作。需要注意的是,若呼吸困難突然發作,且沒有明顯的呼吸道感染誘因,要優先考慮心臟問題。
5、不明原因的大汗、乏力
患者會突然冒出大量冷汗,衣服很快被浸濕,同時伴隨全身乏力、頭暈,甚至無法站立。這種“冷汗”與運動后出汗不同,通常是全身冰涼的冷汗,且沒有明顯的體力消耗誘因。
這是因為心梗發作時,身體處于應激狀態,交感神經興奮,導致汗腺分泌增加,是心梗發作的重要信號之一。
![]()
6、突發暈厥
部分心梗患者發作時會突然失去意識,短暫暈厥后清醒,這種情況往往是由于心梗導致心律失常,心臟泵血突然減少,腦部供血不足引起的。暈厥是心梗發作的危險信號,若不及時救治,可能會再次暈厥甚至猝死,必須高度重視。
![]()
黃金5分鐘自救法要了解,關鍵時刻可自救
心梗發作后的5分鐘,是決定生死的關鍵時段。此時正確的自救措施,能為后續醫院搶救贏得寶貴時間,最大限度減少心肌壞死。
很多人發作時會慌亂,要么自行服藥亂救,要么等待家人回來,這些做法都可能延誤病情。以下這套“黃金5分鐘自救流程”,大家一定要牢記并教會家人。
1、立即停止活動,保持穩定姿勢
一旦出現疑似心梗的癥狀,無論正在做什么,都要立刻停下來,避免任何體力活動。如果是站立或行走時發作,要緩慢扶著身邊的桌子坐下,或者慢慢蹲下,避免突然倒地摔傷。
同時要解開領口、腰帶等束縛部位,保持呼吸通暢,避免情緒緊張、焦慮,盡量平靜呼吸,因為情緒激動會導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縮,加重病情。如果身邊有氧氣袋或制氧機,立即吸氧,能緩解心肌缺氧,為后續救治爭取時間。
![]()
2、立即呼救,明確告知病情
停止活動后,要在第一時間呼救,這是自救的核心環節。如果身邊有人,要大聲告知對方“我可能心梗發作了,快幫我打120”,并讓其立即尋找家中的急救藥。
如果獨自在家,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聯系家人或鄰居,告知他們自己的情況和位置,讓其盡快趕到身邊陪同就醫。
撥打120時,一定要清晰、準確地告知急救人員這3個關鍵信息:一是癥狀,明確說“我懷疑自己心梗發作,出現了比如胸痛、肩背疼、大汗等癥狀”。
二是位置,詳細說明自己的住址,包括小區名稱、單元樓號、門牌號;三是基礎病史,告知急救人員自己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病,是否服用過相關藥物,這些信息能幫助急救人員提前準備救治設備和藥物。
![]()
3、規范服用急救藥,避免亂用藥
很多家庭會備有急救藥,但不少人發作時會亂用藥,比如不管血壓情況就吃硝酸甘油,或者盲目吃阿司匹林,這些做法可能會加重病情。不同的急救藥有不同的適用條件,必須規范服用。
常用的心梗急救藥有兩種: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的作用是擴張冠狀動脈,緩解心肌缺血,減輕疼痛,但它有明確的適用條件,只有血壓正常時才能服用。
服用方法是舌下含服1片,含服后5分鐘若癥狀沒有緩解,可再含服1片,最多可含服3片。如果血壓偏低,服用硝酸甘油會導致血壓進一步下降,引發休克,反而危及生命。
這里給大家一個用藥口訣:“先測血壓,再用硝酸甘油;無出血風險,再嚼阿司匹林”。如果身邊沒有血壓計,無法判斷血壓情況,建議優先撥打120,聽從急救人員指導用藥,不要盲目服用。
此外,很多人會用“拍胳膊拍腿”“喝醋”“用力咳嗽”等土方法自救,這些方法沒有任何醫學依據,反而會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病情,一定要避免。
![]()
4、等待急救時,做好就醫準備
撥打120后,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的過程中,要做好就醫準備,節省救治時間。首先要整理好自己的病歷、檢查報告、正在服用的藥物清單,方便醫生快速了解病情。
其次要準備好身份證、醫保卡、銀行卡等物品,避免就醫時手忙腳亂;最后要打開家門,或者告知家人、鄰居家門鑰匙的位置,方便急救人員進入。
![]()
心梗自救的核心是“早識別、早呼救、早規范處理”,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替代醫院的專業救治,自救只是為了為后續搶救爭取時間。同時,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控制好基礎病,讓心臟保持健康狀態。
希望今天的內容能讓大家對心梗自救有更清晰的認識,也希望大家能把這些知識轉給家人和朋友,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人群。多一個人掌握自救知識,就可能多挽救一條生命。愿每個人都能遠離心梗,擁有健康的身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