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一名女大學生李某在網絡上公開指責其授課教師存在“討好男性”、“態度傲慢”等不當行為,迅速引發輿論關注。
2
事件背后的真實情況令人震驚——這名學生非但沒有認真聽講,反而捏造事實對老師進行惡意中傷。
![]()
3
但她未曾料到,這位胡姓教師并非普通教職工,而是重慶工商大學法學院的法律專業人士,面對誹謗果斷選擇依法維權,堅決追究到底。
4
那么,這場風波是如何爆發的?該生的行為是否已觸犯法律?她又將承擔何種后果?
![]()
5
事情的導火索出現在10月29日下午,一所重慶高校類似“校園表白墻”的社交平臺賬號發布了一條匿名投稿。
6
投稿者為該校一名姓李的女生,情緒激烈地列舉了對胡老師的四項指控:稱其“課堂言語尖酸”、“頻繁表現出迎合男性的傾向”、“把無禮當作風趣”、“濫用教師權威打壓學生”,甚至諷刺她是典型的“女強人做派”,一時間激起廣泛討論。
![]()
7
就在不實言論持續擴散之際,被影射的胡老師迅速現身學生群聊,正面回應質疑。
8
她連續發問,要求李某拿出所謂“刻薄”、“媚男”、“壓人”、“失禮”的具體證據,并在追問無果后亮出關鍵動作。
![]()
9
原來,胡老師并未被動等待,而是第一時間聯系平臺運營方獲取投稿人信息,同時完整保存相關截圖與傳播記錄,明確指出該行為屬于名譽侵權,已涉嫌違法。
![]()
10
群內氣氛瞬間凝固,僅半小時后,李某意識到無法隱瞞,最終主動承認系自己所為,并向老師道歉認錯。
![]()
11
隨著李某的坦白,事件全貌逐步清晰。胡老師也在群內詳細還原了此前所謂的“矛盾沖突”。
12
在上周的一節課程中,她按照常規流程隨機提問四名學生,其中三人為男生,一人是身為學習委員的李某。
![]()
13
考慮到李某可能因緊張或基礎薄弱難以作答,胡老師特意挑選了一個最基礎的問題提問,結果對方仍未能回答出來。
14
出于關心,老師懷疑她是否因私人問題影響狀態,課后還專門留下她進行溝通交流,試圖給予幫助。
![]()
15
然而李某卻誤解老師的善意,當場態度惡劣,滿口“老子怎樣怎樣”,言辭間毫無基本尊重,這一幕不僅有班長當場見證,教室內的監控視頻也完整記錄了下來。
16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李某口中所謂的“媚男”證據,竟只是因為其他男同學答對問題時,老師給予了溫和鼓勵和肯定。
![]()
17
對于這種邏輯混亂的指控,胡老師起初只覺荒唐,沒想到李某后續的操作更是變本加厲,表面認錯,實則毫無悔意。
![]()
18
她先是聲稱自己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導致上課分心;接著又辯解“媚男”一詞只是“誤用網絡流行語”,企圖以“年紀小沖動”、“情緒不穩定”博取同情與寬恕。
![]()
19
10月30日,她通過另一個匿名賬號再次發布道歉聲明,表示認識到言論失當,懇請獲得一次改正的機會。
![]()
20
但令人憤怒的是,有網友扒出,就在同一天,李某仍在個人朋友圈悄悄辱罵胡老師,言辭極其不堪,甚至詛咒老師替自己“擋災消難”。
![]()
21
由此可見,她的道歉不過是迫于壓力的表演,根本不是發自內心的反省,純粹是為了逃避責任而做的表面文章。
22
可一旦謠言被放大傳播,誤導公眾認知,就可能對胡老師的職業聲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23
據多位知情學生透露,胡老師平時極為體貼溫暖,曾因察覺某位學生家庭變故心情低落,主動約談疏導;還曾從國外親自帶回珍貴的專業原版書籍,無償借給學生深入研讀,是一位真正用心育人的良師。
![]()
24
不僅如此,胡老師不僅不存在“討好男性”的行為,反而長期致力于推動女性在法學領域的平等發展,積極打破職場性別壁壘,優先招收女研究生,并免費提供大量高價學術資源支持她們成長。
![]()
25
不少網友感嘆:李某這次真的踢到了鐵板上,因為她面對的可不是一般的老師,而是一位專業過硬、背景深厚的法學專家。
![]()
26
![]()
27
胡老師本科就讀于中國民航大學法學系,碩士與博士均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專業,現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同時擔任廉政與審計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學術地位頗高。
![]()
28
![]()
29
尤為巧合的是,她目前正在主持一項重點科研項目,主題正是“網絡恐怖主義的刑事法規制”,李某此次實施的網絡誹謗行為,簡直是直接撞上了她的研究領域核心。
30
正如網友調侃:本想煉一顆“保研丹”提升自己,卻不料遇到頂級藥材反遭反噬;又好比練氣期的小修士妄圖污蔑大乘期長老,結果被一招制服。
![]()
31
或許在李某看來,“批判媚男”是小紅書式畢業答辯的標準答案,但胡老師才是真正吃透《刑法》這本“大紅書”的行家里手。
![]()
32
截至10月31日,涉事班級輔導員僅回應稱“相關部門正在調查處理”,校方尚未公布最終處理決定。
![]()
33
胡老師明確表態:單純的口頭道歉無法彌補造成的名譽損害,返校后將正式向法院提交起訴材料,追究法律責任,并計劃將此案作為課堂教學案例使用。
![]()
34
![]()
35
如此一來,原本冰冷的網絡攻擊,反倒成了生動的教學實踐素材。
![]()
36
從法律角度看,若李某發布的不實內容瀏覽量超過5000次,或轉發量突破500次,即符合我國《刑法》關于誹謗罪的立案標準,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37
即便未達刑事門檻,其行為也已違反《民法典》第1024條關于公民名譽權保護的規定,須依法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
38
更為嚴重的是,胡老師因此次事件深受打擊,心寒之下宣布今后在該班級全面取消課堂提問、作業布置與考勤記錄,也不再分享任何學習資料。
39
明明盡職盡責,卻被惡意詆毀,認真教學竟成了被攻擊的理由,換誰都會感到失望與痛心。
![]()
40
![]()
41
這樣一來,李某不僅要面對潛在的法律追責,還會連累全班同學的學習進度與成績表現。若有人因此掛科、補考失利或錯失獎學金,恐怕也會對她心生怨懟。
![]()
42
畢竟,李某已是成年人,不再是七八歲的孩童,不能刷幾個短視頻、學幾句網絡熱梗,就自以為掌握了正義話語權,隨意對他人進行道德審判。這一次,確實該給她一個深刻的教訓。
![]()
43
本文信息來源
44
【1】潮新聞,2025-10-30,“女大學生網上吐槽法學老師刻薄媚男,老師稱不接受道歉將起訴女生侵犯名譽權”.
![]()
45
【2】澎湃新聞,2025-10-30,“大學生匿名指控女老師‘刻薄媚男’,當事老師:不接受道歉將起訴女生侵犯名譽權,學校已介入處理”.
![]()
4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