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就不要生孩子,是當下一些偏激年輕人的說的話。看著孩子生病沒錢醫治,看著孩子跟老人生活在小破屋里,看著自己因為窮,被身邊的人孤立。
龐眾望的出現,給了我們另外一個對于窮的定義。精神層面的窮,還是物質層面的窮。家里窮不是錯,心里窮才可怕。
但龐眾望太少了,我們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想要在貧窮中,建立起正確的三觀,和開朗的性格,并不容易。
![]()
“一看衛生紙,就知道我是窮人家孩子!”女孩發宿舍對比照,很現實!
大學,是對學生心性重新定型的地方。中小學的時候,因為是學區房,身邊人的家庭條件不會相差太多。
遇見一些比較富裕的,也不會超出我們對于“錢”的認知。但大學就不一樣,大學后,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
![]()
山里的貧困生,很可能和城里的大小姐分到一個宿舍。這個時候,生活品質上的差距,就出來了。
初中老師說,就算學生都穿著校服,從發型和鞋子,甚至學生走路的姿勢上,都能看出誰家有錢,誰家窮。
大學也是如此,就算都在宿舍里,穿著睡衣,不戴首飾,光是看生活用品,也能看出來每個人生活費的高低。
![]()
女生說,到了大學后,她發現了人和人的差距,女生宿舍的衛生間,會放著很多大家的洗漱衛生用品。
其中,一個架子上,擺放著宿舍四名女生的衛生紙。女生說,最有錢的那個,用的是乳霜紙,自己試過一次,很柔軟,很舒服,但如果讓自己用這樣的紙巾上廁所,自己是受不了的。
另外兩個生活條件還不錯的女生,用的也是大牌子抽紙,只有自己用的是卷紙,還快用完了,連下一卷都沒買。
![]()
查一下價格,這樣一小包乳霜紙,換成卷紙的話,可以買好幾大卷。從性價比上來看,確實有些奢侈。
女生自嘲著說,自己是宿舍里最窮的,連紙巾都跟著自己,透露出一種寒酸的感覺。這種感覺,筆者其實也有過。
筆者自語:
筆者小時候,家里也是農村的,初中在鎮子里上。大概是20多年前,當時家里用的紙,是那種超大一卷,很粗糙,一撕會跟著冒一股白煙,掉紙屑的那種。
![]()
平時都是帶一點,留著上廁所用,雖然小心翼翼的疊在書包里,但還是難免弄得皺皺巴巴,可也習慣了,一直沒在意。
直到有一次,同學拿著很小巧的面巾紙,面帶詫異的跟我說:你的紙咋那么難看,你買一包這個,平時放包里用。
后來筆者也去小超市看了那樣的紙巾,當時是5毛錢一包,但我一天的生活費是2塊。就這2塊錢,有時候還吃不飽,怎么也舍不得買。
![]()
回家也和媽媽鬧過矛盾,我說我想要面巾紙,我們班女生都有。媽媽明白我的窘迫,給我買回來了,但我還是舍不得用,就把紙巾放在包里,偶爾拿出來給同學看看,然后仍然用著自己疊起來的,丑丑的紙。
其實,窮不窮的,要分跟誰比。自己在不在意,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多有錢的人,總有比自己還有錢的,畢竟世界首富只有一個人,還經常被超越。
![]()
所以,擺正自己的心態,東西能用就好。坦然的接受自己的“不富裕”也是一種勇敢。而勇敢和坦蕩的人,總會遇見好事。
偽裝自己吸引來的東西,始終不是真正的屬于自己,接受最真實的自己,是成長的第一步。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