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就在黑龍江對岸,有個叫猶太自治州的地方存在了快一個世紀。
面積比海南還大,離中國邊境只有一江之隔。在這么一個位置建猶太自治區,當年蘇聯到底打的什么算盤?而現在這個自治區現狀又如何?
![]()
蘇聯的一石三鳥計劃
翻開地圖就能看到,這個猶太自治州緊貼著我們黑龍江省,邊界線長達584公里,首府比羅比詹就在江對岸。1934年蘇聯正式設立這個自治州時,可不是隨便選的地方。
當時蘇聯境內有200多萬猶太人,在歐洲到處受排擠,急需安置。一開始猶太人想去克里米亞半島,那兒氣候好、土地肥,美國的猶太慈善組織"焦英特"甚至承諾提供資金援助。
但蘇聯高層一口回絕了。原因很簡單:克里米亞戰略位置太重要,而且那里已經有韃靼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混居,再塞進大量猶太人,民族矛盾就炸了。
![]()
于是蘇聯把目光投向了遠東這片"鳥不拉屎"的地方。為什么選這里呢?原因有三。
第一,距離歐洲夠遠,猶太人就算想搞事也翻不起浪花。第二,這地兒人煙稀少,正好需要有經濟頭腦的猶太人來開發。第三,也是最關鍵的,這塊地是1858年通過《璦琿條約》從中國搶來的,沙俄心里明白這地盤來路不正,把猶太人弄過來,一旦中國想收回,局面就復雜了,有利于鞏固占領。
1928年3月,蘇聯政府正式通過決議,要在黑龍江沿岸設立猶太民族行政區。兩年后,又通過了《關于在遠東邊疆區組建比羅比詹民族區》的決議。蘇聯的宣傳機器開足馬力,把比羅比詹吹成"社會主義版以色列"。
![]()
從1928年開始,一列列火車載著猶太家庭穿越西伯利亞,奔向這個陌生的東方家園。蘇聯還專門成立猶太文化委員會,推廣意第緒語教育,建猶太學校、劇院、報紙社。到30年代末,全州猶太人占比超過20%,街頭掛著猶太文路牌,學校教意第緒語,劇院演猶太戲,廣播放猶太歌曲,看上去還真像那么回事。
可這兒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夏天蚊蟲遍地,土地貧瘠難耕種。第一年就有60%的猶太人選擇離開,后來雖然陸續來了2.15萬人,但走的也有1.15萬。這地方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更別說發展農業了。
![]()
"猶太家園"徹底涼涼
1937年,蘇聯政治氣候突變,不少有"外國背景"的猶太干部被打成"可疑分子"。猶太自治州的文化建設戛然而止,學校關門、劇院解散、報紙停刊,原本熱鬧的猶太文化活動一夜消失,猶太知識分子要么被抓,要么逃跑,整個自治州失去了文化根基。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大量猶太人被征召入伍或強制遷移,比羅比詹人口急劇下降。德國進攻蘇聯的理由之一就是要消滅東方的猶太人,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當時蘇聯境內猶太人規模確實龐大。戰爭期間,猶太自治州幾乎成了空城。
![]()
戰后蘇聯又批判猶太復國主義,對猶太文化活動進一步收緊。1956年,赫魯曉夫坦言蘇聯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比羅比詹,但猶太人只在這座城市留下了一些猶太語標記。1958年,他更是直接承認猶太自治州的方案是不成功的。
轉機出現在50年代,蘇聯重新給猶太自治州投資,發展礦業和林業。這地方還真挖出了寶貝,石墨儲量世界第一,含量高達17%以上,還有大量的水鎂石、鐵礦、金礦。林業資源也豐富,面積超過220萬公頃。蘇聯在這里建起了電廠、交通干線,搞起了木材加工和冶金工業。
![]()
但此時猶太人早沒心思在這兒扎根了。70年代全州人口雖然增加到20多萬,猶太人占比卻降到了10%左右,而且越來越多的猶太青年說俄語、信東正教,猶太身份認同越來越淡。他們不再學意第緒語,不再參加猶太節慶,甚至連猶太姓氏都改了。
真正的致命一擊來自80年代末。戈爾巴喬夫放開出境限制后,猶太人大量外流,有的去以色列,有的去德國美國。僅在70到80年代,從蘇聯移居國外的猶太人就達到24萬人之多。比羅比詹的猶太人更是成批成批地離開,畢竟誰愿意在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受罪呢?
![]()
中俄邊貿讓"死城"重獲新生
1991年蘇聯解體時,這個"猶太自治州"已經名存實亡。2020年統計顯示,全州僅剩837名猶太人,占總人口的0.6%,信猶太教的更是只有0.2%。整個自治州除了名字還帶"猶太"兩個字,基本上跟猶太人沒啥關系了。
不過別以為這地方就此沉寂了。進入21世紀后,中俄關系回暖,邊境貿易逐漸興起,猶太自治州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重新找到了存在價值。
2023年5月,黑龍江鶴崗、伊春代表團訪問猶太自治州,雙方談了一大堆實在的合作項目:恢復阿穆爾澤特口岸客運通關、升級蘿北口岸、發展邊境旅游、農業投資、青少年交流等等。
![]()
現在全州人口約15.99萬,以俄族、烏克蘭族為主。雖然猶太人所剩無幾,但"猶太文化"還保留在一些節慶活動、地標建筑和街頭標識中,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對中國游客來說,能在家門口體驗一下"猶太風情",還挺新鮮的。
更重要的是,中俄邊境貿易給這個沉寂多年的地方帶來了新活力。中國商人過去收購木材、礦產,俄羅斯人過來采購日用品、電子產品,邊境小城又熱鬧起來了。當地政府也看準了這個機會,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
![]()
站在黑龍江邊往對岸看,猶太自治州就在那兒靜靜地等著。從蘇聯的政治試驗場到俄羅斯的邊貿合作區,這塊土地見證了太多歷史變遷。
如今猶太人早就走光了,但這個地方卻因為緊鄰中國而重新找到了存在價值。比羅比詹今天不再講意第緒語,但它確實聽得懂普通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