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當地時間2025年11月4日,紐約市市長選舉落下帷幕,34歲的民主黨候選人佐赫蘭·馬姆達尼以50.4%的選票擊敗競爭對手,成功當選紐約市第111任市長,是紐約市歷史上的首位穆斯林市長,這位說唱歌手將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就職。
佐赫蘭·馬姆達尼在獲選后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 “2026年的1月1日我將宣誓就任紐約市長,這一切都歸功于你們,我們將打造這樣的一座市政府,會堅定的與紐約的猶太人站在一起,堅決打擊美國的反猶主義,讓美國的100萬穆斯林知道,我們不僅屬于紐約,更屬于權力的中心!”
至于我們該如何正確的看待穆斯林成為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的市長這件事?我認為佐赫蘭·馬姆達尼自己就已經把愿望說的很清楚了,他熱烈的希望穆斯林將會與猶太人一起成為,不只是美國紐約市,還有更多國家和城市的管理者和權力中心。
1、紐約猶太人支持穆斯林成為市長
![]()
在佐赫蘭·馬姆達尼競選紐約市長的過程中,他獲得了約20%的最為關鍵的猶太選票,并得到了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和美國資深猶太眾議員杰里·納德勒(Jerry Nadler)等猶太裔重量級政治人物的背書。
紐約市有著許多歷史悠久的猶太財團,為感謝他們對于自己的信任與厚愛,佐赫蘭·馬姆達尼提出了嚴厲的打擊美國反猶主義的計劃!
佐赫蘭·馬姆達尼專門來到了威廉斯堡的薩特馬爾猶太社區,會見了該社區的猶太領袖,忠心的表示,自己將會把反仇恨項目的資金增加800%,遏制包括反猶行為在內的一切仇恨犯罪,并設立新的社區安全警力部門,該部門會重點推進反猶相關的安全保障工作,針對性應對猶太群體面臨的仇恨威脅,強化社區層面的反猶防護。
盡管我一直強調,猶太人和穆斯林的關系很好,但幾乎沒有多少人愿意相信,因此我很感謝佐赫蘭·馬姆達尼的勝選,以及他對自己是通過紐約市猶太選民的大力支持才成功當選紐約市長的這件事的坦白。
這意味著穆斯林移民在其他國家通過猶太人的外力支持進入政府部門,短時間內迅速成為權力中心,成為了確鑿的事實。
要知道,不管是紐約市,還是紐約州,猶太人的影響力都是舉足輕重的,在紐約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與他們密切相關。
在人口上,根據紐約猶太自己的聯合募捐協會在202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紐約市的猶太人口達到了驚人的130萬,占到全市總人口13%以上。紐約市是全美猶太人口最聚集和比例最高的地方沒有之一、該城市的猶太人口不僅遠超洛杉磯、邁阿密等美國其他城市,紐約市是全球除了以色列之外,猶太社群規模最大的城市!
在經濟上,猶太人是紐約金融領域的核心力量,高盛等眾多全球知名的金融機構是猶太人成立,有猶太資本深度參與,還涉足房地產、娛樂等行業,掌控諸多產業資源,因此紐約也經常被戲稱為“猶約”。
在政治上,早在1933年的時候紐約州就迎來了他的首位猶太裔州長赫伯特·亨利·雷曼,出身于著名的猶太裔雷曼金融家族。于1933至1942年期間多次擔任紐約州州長,任職期正處于關鍵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羅斯福總統新政負責推進紐約州內的重要改革,卸任州長后還曾任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總干事,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極具影響力的政治家之一。
自雷曼以后,猶太人在紐約的地位便一發不可收拾,1974年又有猶太裔的亞伯拉罕·D·比姆成功當選紐約市長。后續還有猶太裔的愛德華·I·科克連任多屆紐約市長執掌紐約長達11年之久。以及猶太裔的邁克爾·布隆伯格,于2002至2013年擔任紐約第108任市長,連任三屆長達11年,憑借彭博社公司所創造的巨大財富,以800億美元資產,被譽為全球最富的市長。
因此,佐赫蘭·馬姆達尼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名普通的穆斯林移民,獲得美國國籍的時間也才不到7年,年齡也才僅有34歲,沒有任何政治背景和從政經歷的一名普通的娛樂說唱歌手,但這些身份反倒成為他的優勢,畢竟要的就是這種只唱戲的。
佐赫蘭·馬姆達尼要做的,是背好手中稿子的內容,說唱歌手一般記性挺好,不像前拜登那樣因老年癡呆經常忘詞,所以不用特意安排提詞器,對說唱歌手來說無非就是換個臺子繼續說唱而已,紐約的猶太市民們喜歡聽什么,他盡管唱即可。
2、英國早已遍地都是穆斯林市長
![]()
佐赫蘭·馬姆達尼并不是第一個以穆斯林身份擔任世界重要國家的城市市長職位的人,他的成功只是復制了英國的先例。
早在2003年,34歲的隸屬于英國工黨的穆斯林納西姆·阿里,就已經當選為英國卡姆登區的市長,這讓他成為當時英國最年輕的市長,也使他成為英國首位穆斯林市長,至此英國穆斯林市長日漸增多。
2016年5月6日,穆斯林移民在英國工黨的政治地位,因猶太裔政客的支持,開始進入迅猛增長的階段,其中來自巴基斯坦穆斯林的薩迪克·汗,以超過44%的選票擊敗對手,成為倫敦首位穆斯林市長。
薩迪克·汗的家庭是來自巴基斯坦穆斯林移民組成的底層家庭,全家只能靠父親開出租車勉強維持生計,生活十分窘迫,他是家中八個孩子里的老五,一家十口長期擠在倫敦南部旺茲沃思區只有三間臥室的政府廉租房里,直到20歲出頭,他都還得和兄弟們擠在同一間屋睡上下鋪。
幸運的是,猶太人對待穆斯林移民到來英國十分歡迎,一些猶太社區和救濟機構為他們免費發放食物和提供住所,并呼吁英國社會對移民提供更多的幫助,主要是因為猶太人與穆斯林有共同的生活習慣,尤其是他們都痛恨豬肉,這使他們在喜好吃豬肉的歐洲社會總是格格不入,因此猶太人和穆斯林在歐洲更愿意報團取暖。
1985年,在猶太朋友的介紹下年僅15歲的薩迪克·汗得以加入英國工黨。早在2010年,祖籍是波蘭的猶太裔移民愛德華·米利班德當選為工黨領袖,他任命薩迪克·汗擔任自己的助手,并重點推舉他。
猶太裔的工黨領袖愛德華·米利班德與薩迪克·漢倆人惺惺相惜,他給予了薩迪克·汗前所未有的政治支持,為其競選倫敦市長嘔心瀝血,掃除眾多阻礙。2016年薩迪克·汗成功當選倫敦市長后,米利班德特意出席了他的就職儀式,他為這位出租車司機兒子在英國的成功,泣不成聲。
薩迪克·汗在英國工黨有著許多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猶太摯友,例如他和工黨的猶太裔資深議員瑪格麗特·霍奇的關系尤為親密,是兼具深厚情誼的政治摯友。
每當薩迪克·汗因為穆斯林身份而遭到質疑的時候,瑪格麗特·霍奇總會勇敢的站在薩迪克·汗的旁邊,幫他駁斥英國可惡的“反伊斯蘭主義者”,而薩迪克·汗則幫瑪格麗特·霍奇抨擊英國可惡的“反猶主義者”。
當然,在薩迪克·汗眾多猶太朋友當中,與薩迪克·汗感情最深的應該就是斯塔默了。
2020年4月4日,薩迪克·汗的摯友斯塔默正式當選為英國工黨領袖,兩人有著相識時長超25年的深厚友誼,感情頗深。
2024年7月5日,斯塔默正式就任英國首相,他有著一位賢惠的猶太妻子,她的名字叫維多利亞·亞歷山大,出身于猶太家庭,父親是也是來自波蘭的猶太人,她自小就浸潤在猶太傳統與文化氛圍中。受妻子的影響,斯塔默和孩子家人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方面都遵循著猶太人的習俗。
斯塔默夫婦隸屬于倫敦圣約翰伍德的自由猶太教堂,該教堂本身就是猶太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妻子還會經常帶孩子前往這座自由派猶太教堂,一家人以這樣的方式維系著與猶太宗教社群的聯系,也常在公共事務中為猶太社區的利益發聲。
斯塔默對薩迪克·汗在2021年和2024年成功連任倫敦市長的過程中貢獻極大,既在競選關鍵節點親自助力,又解決政策爭議、還為其勝選后執政鋪路,全方位為勝選筑牢根基。可以說,他是薩迪克·汗能夠連任倫敦市長的第一功臣,如今薩迪克·汗已經快要擔任倫敦市長長達十年之久。
斯塔默主張對英國穆斯林移民采取寬容開放的政策,讓許多支持多元文化的伊斯蘭裔移民進入政府部門任職。而薩迪克·汗則推動建設保障房與租金管制房,解決穆斯林移民因想聚居在清真寺、清真食品店附近卻面臨房源不足、房價過高的難題,還為穆斯林移民提供專門的補貼與免費的技能培訓,助力他們在英國安居樂業。
斯塔默首相強調引進穆斯林移民將有效緩解英國的人口危機,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活力,下令政府逮捕公開反對伊斯蘭教、涉嫌詆毀《古蘭經》的盎撒民族極端分子,以此遏制針對穆斯林移民的排斥行為。
![]()
薩迪克·汗市長就職時用《古蘭經》宣誓,還將其留在內閣供其他穆斯林同事使用,同時積極推進移民優待政策,完善移民社區與宗教場所建設,提升移民服務待遇。
一個是英國首相,一個倫敦市長,在兩人這些年的齊心協力下,英國伊斯蘭教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代,在大英帝國的東西南北,清真寺就如同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一座又一座最熱愛“和平”的清真寺因政府財政支持而在英國拔地而起,震懾著每一位盎格魯·撒克遜人民的心靈。
他們的成功讓世界各國的穆斯林備受鼓舞,后續英國議會穆斯林議員數量創下紀錄等現象,十多個英國城市接連選出了穆斯林裔的市長,以及穆斯林成為美國紐約市的市長,這都離不開他們帶來的示范作用。就如2026年1月1日即將宣誓就任紐約市長的佐赫蘭·馬姆達尼所說的: “猶太人將會和穆斯林創造更多的選舉奇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