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本應是在這個節日里登高望遠、賞菊飲酒、共享天倫之樂,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網上幾個博主都提及他們農村老家的老人喝助壯素走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感傷。
還有網友的留言更扎心:“我們村大部分老人都是喝藥走的。他們認為這是常態,是活明白了的表現。比如,我奶奶,我表弟的爺爺,對門的奶奶,斜對門的奶奶,鄰居的爺爺.……他們很多都是這樣走的。”
都是一些飽經風霜的老人,一生都在土地里辛勤勞作,最終卻以這樣決絕的方式告別這個世界,讓人唏噓不已。
你何曾聽說過退休金8000乃至20000的人群以非正常方式走的?
![]()
當下農村老人的生存狀況實在令人堪憂。許多農村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到了晚年卻依然要為生活奔波,不死不休,手停口停。他們的居住條件往往簡陋,醫療資源匱乏,一旦生病,常常因為經濟困難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養老待遇方面,雖然國家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對于很多農村老人來說,那微薄的200元甚至不到200元的養老金僅僅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在子女外出打工的情況下,他們還要承擔起照顧孫輩的責任,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而且農村的娛樂設施和精神文化生活也相對匱乏,老人們的生活單調而寂寞。
![]()
在這樣的生存困境下,農村老人面臨著幾種令人痛心的離開方式,而喝農藥助壯素自殺竟成為一種令人震驚的選擇——因為相較上吊和投河,喝農藥顯然“痛苦”少一點,助壯素儼然成為中國版的 “安樂 S 藥丸”。
真實案例觸目驚心:某縣一位78歲的老人,患慢性肺病多年,每到冬天便咳喘不止,因無力承擔藥費,又不愿向在外打工的子女開口,某夜趁老伴熟睡,悄悄喝下助壯素,遺書上只寫“我不拖累你們了”。子女們得知消息后,從外地趕回,跪在靈前痛哭失聲,兒子哽咽著說:“爸走前還托鄰居捎話,說不用我們回來,怕耽誤我們掙錢……我們連他最后一面都沒見上” ;
另一案例中,一位獨居老人,子女常年在南方務工,孫輩已外出求學,家中只剩一人守著空屋,某日被發現倒在堂屋,身邊是空了的助壯素瓶子。村里人說“ 他前兩天還說活得沒意思”。老人曾給兒子打過電話,想讓兒子回來看看,兒子卻在電話里嘆氣:“爸,工地上請假一天扣三百,年底才能回。”老人掛了電話,默默坐在門檻上抽了一宿煙,幾天后便沒了聲息;
還有一位農村婦女,因中風癱瘓在床半年,子女輪流照顧漸生矛盾,大兒子抱怨“我媳婦要離婚,說受不了這日子”,女兒則偷偷抹淚:“我也有家有孩子,哪能天天守著。”老人聽在耳里,夜里趁人睡熟,悄悄擰開了助壯素的瓶蓋。
![]()
這些案例并非孤例,在一些偏遠農村,喝助壯素已經被默許為一種“體面的解脫”。他們或許覺得,自己的生命已經沒有了價值,活著只是一種負擔,而助壯素可以讓他們 “解脫”。還有一些老人,因為生活的貧困和無望,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也選擇了這條極端的道路。
這些案例每一個都如同重錘敲擊在我們的心上。 農村老人都為國家貢獻過他們畢生的精力。在過去的歲月里,數以億計的他們工蟻般辛勤耕耘,他們交公糧、修水利、支援國家建設,無怨無悔地供養了整個國家,然而,在他們年老體弱的時候,卻面臨著如此艱難的生存狀況,這怎能不讓人痛心疾首?
我們的社會難道不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嗎?
我們的政府在養老保障方面難道就永遠突破不了200元?
農村醫療保險十年漲了多少倍?早期試點地區繳費10元,到2025年漲至400元,漲幅達40倍啊!
當他們的經濟能力被榨干時,他們的生命似乎也開始進入倒計時。
我們普通人銘記并不足夠,那些決策者會牢記才重要:每一個現代文明國家都在努力為國民建立一套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體系,農村老人也是共和國公民,每一位農村老人都是國家的功臣,他們值得我們用心去呵護與關愛。讓每一位農村老人都能在陽光下安享晚年,是社會的責任國家的義務,不是誰的恩賜。
但愿廣大的農村老人能夠早日獲得有尊嚴的晚年。
-----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