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1日,高樹勛端起酒杯,笑著對石友三說:"漢章兄,咱們兄弟一場,今天把話說開。"
石友三放松了警惕,這是他的結拜兄弟,老長官孫良誠也在場作保。
四名衛兵沖進來,麻繩套住石友三脖子,當夜,他被拉到黃河邊,一腳踹進土坑。
——《壹》——
13年從底層爬到師長
1891年,石友三出生在吉林長春的貧農家庭,沒人想到這個"地八寸",身高只有四尺八寸的矮個子,會在亂世中爬到權力頂峰。
![]()
1908年,17歲的石友三當兵了。
他進了清朝新軍第三鎮,營長是吳佩孚,可惜好景不長,部隊兵變,石友三流落北京街頭,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里,他學會了一件事:審時度勢。
1912年,馮玉祥在北京招兵。
石友三去報名,馮玉祥看著這個獐頭鼠目的小個子,讓他去當馬夫,弼馬溫的日子,石友三沒有抱怨,他每天察言觀色,琢磨馮玉祥的脾氣。
馮玉祥喜歡什么,他就做什么,馮玉祥討厭什么,他就避開什么。
三個月后,他成了貼身侍衛,這一年,石友三21歲,從此他的命運,就跟著馮玉祥水漲船高,馮玉祥當旅長,他是連長。
馮玉祥當邊防督辦,他是旅長。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石友三成了第八混成旅旅長,包頭鎮守使,他和韓復榘、孫連仲、劉汝明等人,被稱為"西北軍十三太保"。
從馬夫到師長,石友三只用了13年,可這份恩情,他記住了嗎?
1926年3月,轉折來了,馮玉祥命令石友三和韓復榘攻打雁北、大同的晉軍,兩人打了兩個月,傷亡慘重,石友三動了心思。
![]()
他跟晉軍前敵總指揮商震有師生關系。
私下里,雙方達成協議:你不攻城,我不開炮,馮玉祥聞訊大怒,可戰局混亂,他無暇顧及,沒多久,國民軍在南口大戰中潰敗,石友三趁機投靠了閻錫山。
這是第一次背叛。
同年9月,馮玉祥從蘇聯回國,在五原誓師,他派人勸說石友三:"過去的事,一概不談。"石友三跪在地上大哭,表示悔過。
馮玉祥心軟了,任命他為援陜第五路總指揮。
可馮玉祥不知道,石友三心里早就算盤打得飛轉,1928年,北伐進入關鍵期,石友三在魚臺戰役中收復濟寧,蔣介石大喜,獎勵7萬大洋,隨后又送了10萬元現金。
17萬大洋,足夠養活一個師,石友三的天平,開始向蔣介石傾斜。
——《貳》——
千年古剎毀于一旦
1929年5月,蔣馮戰爭爆發,蔣介石的代理人錢大鈞來到許昌,帶來500萬元犒賞費,石友三當眾宣布馮玉祥"十大罪狀",公開倒戈,第二次背叛。
![]()
馮玉祥聽到消息,氣得吹胡子瞪眼。
他萬萬沒想到,親手提拔的人,會為了錢反咬一口,可石友三的倒戈才剛剛開始,同年12月,他又覺得蔣介石不靠譜,轉而支持唐生智。
他在浦口召開軍事會議,罵道:"老蔣不是東西,轟他!"
數十門大炮對準南京,炮彈呼嘯而去,蔣介石的總統府一片混亂,可唐生智很快戰敗,石友三又投靠閻錫山,躲過了追殺。
1930年,中原大戰。
石友三先投馮玉祥,當上第四方面軍總司令,統領10萬大軍,眼看反蔣聯軍要敗,他又通電響應張學良,宣布中立,這一次,他站對了。
張學良任命他為第13路軍總指揮,全軍6.4萬人,月軍餉60萬元。
可石友三還不滿足,1931年7月,他又接受汪精衛的任命,出兵反對張學良,結果遭到蔣介石和張學良南北夾擊,全軍覆滅。
從馮玉祥到閻錫山,從蔣介石到汪精衛,從張學良到日本人。
石友三投靠過所有人,也背叛過所有人,1928年3月,石友三在河南與樊鐘秀開戰,樊鐘秀是誰?孫中山親自任命的建國豫軍總司令,少林寺俗家弟子。
![]()
他把指揮部設在少林寺。
少林武僧在嵩山十八盤阻擊石友三部隊,他們以為憑借地利人和,能擋住石友三,他們錯了,樊鐘秀的部隊裝備落后,多是漢陽造和土槍土炮。
石友三手里是蘇聯援助的精良武器。
幾個回合,樊鐘秀敗退深山,3月15日,石友三進入少林寺,寺廟空無一人,僧眾四散而逃,他下令縱火,法堂燃起大火,可這還不夠,石友三覺得不解恨。
第二天,軍士抬來煤油,澆在寺廟各處。
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鐘樓、鼓樓,全部陷入火海,大火燒了40天,5480卷藏經化為灰燼,200多僧眾被殺,千年古剎,只剩斷壁殘垣。
1936年,蔣介石到少林寺參觀。
看著被毀的達摩洞,他說了一句話:"石友三也夠壞了。"連蔣介石都這么說,可見石友三的惡行有多過分,武林人士通緝石友三,少林僧兵恨之入骨。
可他毫不在意,權力、金錢、女人,才是他想要的東西。
——《叁》——
連宋美齡都敢惦記
石友三的私生活,跟他的政治操守一樣骯臟,他娶了五個女人,除了發妻,其余四人都是強娶的,軍營里,女兵不是兵,是他的玩物。
![]()
他用權力逼迫女兵接近自己,誰敢反抗,就會消失。
有一次,他甚至點名要見宋美齡,當時宋美齡已經是蔣介石的妻子,可石友三以"重要軍務"為由,直接要求會面,這是什么膽子?
他覺得自己手握重兵,沒人敢動他。
除了好色,石友三還喜歡活埋人,他活埋過貧農、佃工,活埋過政敵,馮玉祥派來的參謀長李秉璇,因為監視他,被他活埋在路上。
人稱"石閻王",部下編了順口溜:"渾身是臭氣,終生洗不完。"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石友三任第181師師長,后升任69軍軍長,抗戰初期,他表示愿意合作抗日,可這只是表面功夫。
1939年,蔣介石任命他為第39集團軍總司令、冀察戰區副總司令兼察哈爾省主席。
給他步槍八百支,機槍三十挺,子彈一百萬發,還發了半年軍餉,石友三膨脹了,他開始制造摩擦,圍攻八路軍。
1939年底到1940年初,他將八路軍兩個連又一個排包圍繳械。
1940年2月,八路軍發起反擊,冀南反頑戰役、衛東戰役、直南反頑作戰,三次打擊石友三部,石友三的部隊傷亡慘重。
![]()
他又動了投降日軍的念頭。
1940年4月,石友三與日軍駐開封司令佐佐木簽訂協議,互不侵犯,他準備聯合日軍消滅八路軍后,正式投降。
石友三讓日軍飛機轟炸自己的地盤時,通知部下不準還擊。
他還從北平運來印鈔機,大量印刷假鈔票,擾亂金融,高樹勛看不下去了,這個當年石友三提拔的連副,現在是新8軍軍長。
他是西北軍出身,但他不想當漢奸。
——《肆》——
最后的瘋狂
石友三派人勸說高樹勛一起投降,高樹勛拒絕,兩人的矛盾越來越深,1940年11月,石友三與日方商談投降條件,高樹勛、臧伯風、畢廣垣等人決定:不能再等了。
![]()
他們請出孫良誠,孫良誠是原西北軍將領,魯西行署主任。
他出面邀請石友三:"到高樹勛部談談,消除隔閡。"石友三猶豫了,妻子和姨太太勸他別去,可孫良誠是老長官,還親自作保,他覺得應該沒事。
12月1日早上8點,石友三帶一連騎兵到達濮陽柳下屯。
高樹勛率旅長以上軍官列隊迎接,大家進入會議室,談笑風生,高樹勛敬酒,回憶往事,從當年相識,到軍中提拔,說得聲淚俱下。
石友三喝得稀里糊涂,酒過三巡,一個勤務兵進來:"太太有事請商。"
高樹勛離開會議室,突然,四名衛兵沖進來,將石友三按住,粗大的麻繩套在他脖子上,勒進肉里,石友三大罵:"高樹勛,你這個卑鄙小人!"
高樹勛冷笑:"不是我殺你,是天殺你,你投降日本,當漢奸,罪有應得。"
當夜,黃河岸邊,士兵挖好大坑,高樹勛一聲令下,石友三被踹進坑里,泥土倒下來,一筐接一筐,慘叫聲越來越弱,直到完全沒了聲息。
![]()
1940年12月1日,石友三死了,終年49歲。
石友三的一生,是一部倒戈史,他投靠過7個陣營:吳佩孚、馮玉祥、閻錫山、蔣介石、唐生智、汪精衛、張學良、日本人。
他背叛過所有人,為了錢,為了權,為了活命。
他沒有底線,沒有原則,只有利益,他活埋過無數人,最后自己也被活埋,他燒了千年古剎,糟蹋無數女性,投降日寇,屠殺抗日軍民。
1936年,蔣介石說石友三"夠壞了"。
1940年,高樹勛說他"罪有應得",歷史給了他最終的審判:活埋在黃河邊,那個從四尺八寸的馬夫,爬到集團軍總司令的男人,最后連個全尸都沒留下。
這就是石友三,一個在亂世中靠投機上位,又因投機毀滅的"倒戈將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