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媒體報道,在能源政策上,日本近期與美國出現明顯分歧。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于當地時間周二明確告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即便面臨美方要求停止采購的壓力,日本仍將繼續(xù)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
這一表態(tài)凸顯出日本在能源安全與外交協(xié)調之間的艱難平衡,也成為當前國際能源格局中又一引人關注的動態(tài)。
2025年10月28日,特朗普在展開亞洲之行期間到訪東京,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舉行會談。會談中,特朗普著重敦促日本暫停從俄羅斯進口能源,試圖推動日本加入對俄能源限制的陣營。
高市早苗卻明確表達了不同立場,她向特朗普詳細解釋了日本的能源現狀,強調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對日本能源供應的重要性,懇請美方理解日本的實際需求。
從數據來看,俄羅斯當前供應著日本約9%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這一比例雖不算極高,卻在日本的能源供應體系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
日本《日經新聞》援引高市早苗的表述稱,若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實施進口禁令,將給日本經濟帶來顯著沖擊,“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行的”。
日本作為資源匱乏的島國,能源對外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液化天然氣更是其電力供應、冬季供暖等民生領域以及工業(yè)生產的重要能源來源。
一旦關鍵能源進口渠道受阻,不僅會推高國內能源價格,還可能引發(fā)產業(yè)鏈波動,對本就面臨復蘇壓力的日本經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
事實上,美國對日本的能源施壓早有端倪。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就曾公開表示,希望日本終止對俄羅斯能源的采購。
此次特朗普在會談中再次重申了這一要求,足見美國試圖推動盟友共同限制俄羅斯能源出口的意圖。
但高市早苗的態(tài)度十分明確,這位于上周剛剛上任的強硬保守派領導人,向來以優(yōu)先保障日本戰(zhàn)略安全與經濟利益、不輕易屈服于外部壓力而聞名。
在她看來,能源安全是日本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因外部外交壓力而犧牲本國核心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并非唯一拒絕美國能源要求的國家。早在10月初,土耳其就以保障本國能源安全為由,明確拒絕了美國提出的放棄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呼吁。
這一系列情況表明,在全球能源格局調整與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國家開始更注重基于自身實際需求制定能源政策,而非盲目追隨美國的外交步調。
![]()
與日本、土耳其的立場形成對比的是,歐盟已在10月通過的第19輪對俄制裁方案中,同意逐步淘汰俄羅斯液化天然氣進口。
這一制裁措施是在美國數月游說后達成的,其中明確規(guī)定,短期對俄液化天然氣進口合同需在六個月內到期,到2028年1月1日之前,必須終止所有剩余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包括液化天然氣。
對于歐盟與美國施加的各類限制措施,俄羅斯方面多次表示反對,稱這些限制“既非法又自食惡果”,不僅會擾亂全球能源市場秩序,也會對實施限制的國家自身經濟與能源穩(wěn)定造成負面影響。
除了液化天然氣進口問題,特朗普與高市早苗的會談還涉及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薩哈林1號和薩哈林2號油氣項目。
這兩個項目均有日本企業(yè)參與投資,其中薩哈林1號項目由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運營,而該公司在本月早些時候已遭到美國制裁。
這一情況使得日本在相關項目上的投資面臨不確定性,也進一步凸顯了日本在對俄能源合作與應對美國制裁壓力之間的復雜處境。
當前,全球能源市場仍處于動蕩調整期,地緣政治因素對能源貿易的影響持續(xù)加深。
日本此次頂住美國壓力堅持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既是基于本國能源安全與經濟利益的現實考量,也反映出在多極化趨勢下,各國在外交與經濟政策制定中更趨自主化的傾向。
未來,如何在維護盟友關系、應對外部壓力與保障自身核心利益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日本在能源政策與外交戰(zhàn)略中需要持續(xù)應對的重要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