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周三,美國金融科技巨頭Fiserv遭遇上市近四十年來最嚴重的單日股價暴跌,跌幅約44%,市值蒸發約300億美元。周四Fiserv股票進一步下跌,一度下跌6.7%。
![]()
這場震動行業的“血案”表面源于新任首席執行官撤回業績指引,實則暴露出公司在定價策略、增長承諾及客戶響應方面的深層管理危機。
新任CEO Mike Lyons在周三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將全年調整后每股收益(EPS)預期從10.15–10.30美元下調至8.50–8.60美元,降幅超16%;全年營收增長預期也從10%砍至3.5%–4%。同時,其三季度營收僅增長約1%至49.2億美元,遠低于市場預期的53.6億美元,調整后EPS為2.04美元,較預期低近23%。
管理失職
彭博社報道指出,此次崩盤并非技術性失敗,而是管理失職的集中體現。前任CEO Frank Bisignano在離職前設定了過于激進的增長目標,并在核心產品Clover上推行引發客戶反叛的收費策略。客戶抱怨Clover銷售終端系統的“附加服務費”構成不必要負擔,導致大量商戶轉向Block旗下Square或Toast等替代產品。
Clover本是Fiserv增長戰略的核心,但為追求短期利潤,公司疊加各類“增值服務”收費。William Blair分析師Andrew Jeffrey在報告中質疑這些服務是否真正具備軟件競爭力,并指出公司因專注短期業績已損害長期競爭優勢。
異常跡象早在年初顯現:Clover營收增速遠快于其處理的支付量增速,且公司還面臨一起集體訴訟,指控其強制將約20萬商戶從舊系統Payeezy遷移至Clover。
Lyons上任后啟動內部財務審查,發現此前為達成目標采取的措施“過于短期導向”,過度削減成本已影響產品交付能力。他在電話會議中坦言:“這不是我想要或預期的重置。挑戰主要是由我們自身造成的。”
前CEO Bisignano則通過知情人士表示不認同目標過高,并將股價暴跌歸咎于Lyons的任期表現。今年2月,他在卸任前強調公司“全速前進,不踩剎車”。
“驚人地糟糕”
華爾街對Fiserv的災難表現反應激烈。BTIG稱其財報“驚人地糟糕”,William Blair撤銷推薦評級,Jefferies分析師Trevor Williams指指引下調“難以理解”,Truist Financial的Matthew Coad則表示難以回憶行業內有如此程度的業績失準。
唯有Mizuho分析師Dan Dolev保持謹慎樂觀,將現狀比作“急診室”,認為若挺過“器官衰竭”仍可康復。
為應對危機,Fiserv宣布撤銷Clover定價變更、推出新技術戰略,并進行領導層大調整:自12月起,首席運營官Takis Georgakopoulos與前Optum Financial Services CEO Dhivya Suryadevara將擔任聯席總裁,前Global Payments CFO Paul Todd出任新CFO,董事會新增三位成員,包括加拿大皇家銀行前CEO Gordon Nixon任獨立董事長。
這場“血案”為投資者敲響警鐘:在數字支付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即便行業巨頭亦會因管理失誤遭遇毀滅性打擊。更具諷刺意味的是,Bisignano在5月至7月間以每股約170美元均價出售超5.58億美元股票,而Fiserv股價本周三收于70.60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