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墜機事件后,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即將開啟亞太之行,他這次行程的目的都有哪些呢?四個收到反華通知的國家,它們又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
在中美談判之前,為了威懾中國,也為了制造對華談判的籌碼,美軍將尼米茲號航母戰斗群部署在了中國周邊。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前兩天,從航母上起飛的兩架戰機相繼墜毀。這無疑印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過,在南海墜機后,美軍并沒有停止圍堵中國的腳步,近日,媒體透露消息,美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將會在未來幾天內對日本、馬來西亞、越南和韓國進行訪問。這次美戰爭部長的亞太之行,目的可能有兩個。
![]()
第一個,從之前美軍的表現來看,這次赫格塞斯的亞太之行大概率是想要讓這四個國家增加國防開支,從而應對中國不斷增加的影響力。在特朗普上臺之后,他就督促盟友提升國防開支在GDP中的比重。表面上看,特朗普這是借著渲染“中國威脅論”,來讓這些盟友國家跟著美國對抗中國。實際上呢,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是在算一筆經濟賬。當前,美國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為了避免債務爆雷,特朗普必須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于是,他采取了兩個措施。
![]()
那么,接到“反華通知”的這四個國家,將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呢?總體來看,反應可能有兩種。第一種,就是日本和韓國,它們大概率會同意美國的要求。因為在今年,韓國和日本的總統人選都發生了變動,無論是李在明還是高市早苗,他們對外都公開表態,外交政策會以跟美國組建的同盟為基礎。這就意味著對于美國出臺的政策,韓日都會無條件支持。那么,不管是增加軍費開支,還是應對所謂中國帶來的威脅,這兩個國家也就“責無旁貸”了。
第二種,就是越南和馬來西亞,它們很可能會選擇折中的方案來應對。一方面,中國是越南和馬來西亞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尤其是在特朗普加征對等關稅之后,這兩個國家的經濟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想要彌補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損失,加強同中國的貿易合作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而且,馬來西亞和越南都屬于東盟,中國和東盟的關系決定了它們不可能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幫助美國對抗中國。另一方面,我們需要著重聊一下越南。除了剛才說到的,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越南跟美國的意識形態有根本性的區別。如果越南接受美國的拉攏“背刺”中國的話,未來它勢必會成為美國“改變”的目標,說得直白一點,美國大概率會在越南發起“顏色革命”。所以,同韓日相比,赫格塞斯對越南和馬來西亞的訪問,很可能會走個過場,拿不到什么實質性的成果。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