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瞄準10月31日23時44分發射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張陸、武飛、張洪章3名航天員組成。
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綜合計劃局局長張靜波在會上表示,經研究決定,瞄準10月31日23時44分發射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張陸、武飛、張洪章組成,張陸擔任指令長,3名航天員分別為航天駕駛員、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涵蓋了我國現役3種航天員類型,年齡分別為“70后”“80后”“90后”。
最年輕航天員將圓夢太空
“航天員張陸執行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武飛和張洪章均來自于我國第三批航天員,是首次執行飛行任務。”張靜波介紹,其中,武飛入選前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工程師,即將成為目前執行飛行任務時年齡最小的中國航天員;張洪章入選前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目前,神舟二十一號任務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一運載火箭即將加注推進劑。
這次任務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第6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載人航天工程第37次飛行任務。任務主要目的是:與神舟二十號乘組完成在軌輪換,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工作,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貨物進出艙,進行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載荷和艙外設施設備安裝與回收等任務,開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動,以及空間搭載試驗,持續發揮空間站綜合應用效益。
約3.5小時后對接天和核心艙
張靜波表示,按計劃,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入軌后,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約3.5小時后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艙組合體。在軌駐留期間,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將迎來天舟十號貨運飛船和神舟二十二號載人飛船的來訪。
3.5小時快速交會對接方案,減少了飛船遠距離導引段軌控次數和飛行圈次以及近距離導引飛行時間,意味著航天員艙內等待時間縮短了、對能源的消耗需求降低了,既提高了神舟飛船的自主交會對接能力,也增強了我國空間站任務規劃的靈活性和應急響應能力。
“這一方案減輕了對于發射時間窗口的約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李喆介紹,“通過更精確的發射和入軌控制,使飛船進入一條初始相位差更小的軌道,繞飛更少的圈數就能與空間站‘準時相會’。”
“目前,船箭飛行產品質量受控,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地面系統設施設備運行穩定,空間站組合體狀態正常,具備執行發射任務的各項條件。”張靜波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