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俄羅斯“普京國師”亞歷山大·杜金在一段視頻中罕見發聲,直指中國臺灣問題。他以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略失誤為例,向中國發出警告:“如果決定動手,一定不要猶豫。”這并非杜金第一次談論臺海問題,但這次,他語氣遠比以往更為沉重。
他回顧俄羅斯2014年和2022年兩次關鍵時刻的戰略抉擇,認為正是普京當年的猶豫,讓俄羅斯陷入如今的泥潭。當時烏克蘭政局動蕩,俄羅斯本該一鼓作氣拿下東南烏克蘭,卻選擇了有限干預,杜金為何此時對中國發出這樣的提醒?他口中的“黃金窗口期”在臺海問題上是否真的存在?
![]()
2014年,烏克蘭爆發“尊嚴革命”,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趕下臺,政權更替后整個國家陷入混亂。杜金認為,這正是俄羅斯出兵的最佳時機。烏克蘭軍隊還沒整頓,西方國家也沒有及時介入。普京當時如果全面推進,不只是拿下克里米亞,而是控制整個東烏,或許沖突早就解決了。
可普京卻選擇了保守策略,只扶持頓巴斯的分裂勢力,讓烏克蘭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逐步恢復元氣。特別是西方的持續軍事援助,讓烏克蘭軍隊戰斗力大增。到了2022年,俄羅斯一出手便陷入硬仗,沖突持續至今,人員傷亡已達數十萬。這一切,在杜金看來,都是“戰略猶豫”的代價。
![]()
杜金在視頻中語重心長地指出,當一個國家面對歷史重大決策時,猶豫就是最大的錯誤。他認為,中國若未來真的決定武力收臺,就絕不能在關鍵時刻拖泥帶水。
他還特別強調一點:行動必須快,不能給對手時間準備。就像烏克蘭一樣,西方的武器、訓練、情報支援,是在俄羅斯觀望時期逐步介入的。如果普京當年在烏克蘭剛亂時就下定決心,西方根本來不及反應。
![]()
臺灣問題雖然性質不同,但杜金擔心的邏輯鏈條正在成型。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駐臺美軍訓練也在持續進行。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在第一島鏈頻繁動作。臺島內部,“臺獨”勢力不斷試探底線,從教育、文化到政治全面“去中國化”。
杜金提出,如果等到“臺獨”完成戰略布局,中國再出手,不僅成本成倍增加,甚至可能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
在杜金看來,臺灣問題的窗口期正在縮小。他提醒,統一臺灣不是不能動,而是不能晚動。不過,杜金的這番話雖然言之鑿鑿,卻在中國大陸的主流輿論場并未激起太大反響。原因很簡單,中國對臺灣問題有著一整套自己的戰略節奏。
和平統一,是中國一直以來的基本方針。“一國兩制”、“惠臺政策”、“融合發展”,這些年來一直在推進。兩岸經濟聯系緊密,2022年兩岸貿易額超3000億美元,臺灣對大陸出口占到其出口總額的近一半。
![]()
大陸并非毫無準備,而是選擇按自己的節奏準備。福建艦即將服役,山東艦頻繁穿越第一島鏈,火箭軍演訓常態化,登陸作戰裝備持續優化。解放軍的區域拒止/反介入體系正逐步成型。這些都表明,一旦真有需要,中國具備迅速平戰轉換的能力。
福建省甚至組織軍供保障演練,廈門等地防空演練年年不落。一切都在為可能的收臺行動打基礎,只是沒有對外高調宣示而已。
![]()
杜金的第二個教訓也值得注意。他提到,俄羅斯在戰爭初期普遍輕敵,包括他自己都曾認為俄軍能輕松拿下烏克蘭,但烏軍表現超出預期,西方裝備和情報系統讓俄軍接連受挫。他提醒中國:“千萬別低估戰爭的難度,越早準備,未來的損失就越小。”這句話雖簡單,卻包含著血的代價。
中國方面顯然早已開始籌備。臺海演訓日趨頻繁,“圍島演練”逐步常態化。山東艦、遼寧艦、福建艦未來組成雙航母、三航母編隊的能力日漸成熟。登陸作戰的難點——臺灣西岸可登陸場地少,也正在通過特制駁船、聯合火力打擊等方式逐步破解。
![]()
杜金也提到,美國目前雖因中東、烏克蘭局勢分身乏術,但絕不會輕易放棄臺灣。從“愛國者”導彈到F-16戰機,從軍售法案到情報合作,種種動作說明美國正試圖將臺海變成戰略前沿。
中國對此并不抱幻想,而是持續增強綜合國力,并通過外交斡旋拉攏更多中立國家。“一帶一路”、中俄戰略協作、與東盟的經貿往來,都是在為可能的臺海變局做外圍緩沖。
杜金曾是“肢解中國”理論的提出者,早年主張俄羅斯應將中國內蒙古、新疆、東北變成戰略緩沖區。如今他突然關心起中國的統一問題,難免讓人警惕其背后意圖。
![]()
他顯然希望中國在美俄對峙未解時主動挑起對抗,把美國注意力從烏克蘭轉向臺海,為俄羅斯緩解壓力。這種算盤,中國當然不會輕易照辦。
統一臺灣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一環,是歷史的終局,不是他國戰略博弈的籌碼。杜金反復強調時機,但中國的判斷從不只看“窗口”,更看“全局”。中國不需要靠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而是要通過全方位戰略掌控,實現最小成本、最大勝果的統一路徑。
![]()
當前,“臺獨”勢力在島內民意中并不占主導,執政當局民調持續下滑,內政亂象頻發。“倚美謀獨”的路越走越窄,大陸只需穩住節奏,不斷壓縮對方空間,最終將主動權牢牢握在手中。杜金的提醒,說到底是一個局外人在戰場失敗后的自我反思。他的教訓值得聽,但中國不會照搬。
中國不是烏克蘭,也不是俄羅斯。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實力和智慧,走自己的路,不在別人的催促下倉促出手。
![]()
統一,是終點;怎么走到終點,中國自己說了算。杜金以俄羅斯的失敗經驗提醒中國不要“戰略猶豫”,雖有道理,但中國處理臺灣問題有自己的節奏和方式。統一是必然,但方式與時機,必須由中國自身掌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