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相信很多人關注到了武漢有多條原來是規劃軌道交通的線路,現在可能已經更名為武漢市域鐵路,稱號一般用“S”來代替,那么估計有很多人有疑問,武漢軌道交通與武漢市域鐵路的區別是什么?為什么要將原來規劃的軌道交通更名為為市域鐵路呢?通俗的理解為,軌道交通一般服務于城市中心城區內部,可能主要解決的是短程通勤,而市域鐵路可能主要解決的是武漢郊區以及周邊城市較遠距離的通勤問題。
![]()
另外在速度上而言,軌道交通得速度相對要慢一點,武漢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大部分線路速度一般在80公里/小時-100公里/小時,而市域鐵路線路一般是快線,大部分在120公里/小時左右,甚至最高時速可能達到140-160公里/小時,軌道交通發車間隔時間短,一般而言2-3分鐘,而市域線路發車時間可能間隔較長,一般采用大站快線。
![]()
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武漢軌道交通的建設需要國家發改委審批同意后,方可動工施工,相對來說,流程更加復雜和嚴格,而市域線路可能一般只需要國家發改委備案,省里進行批復,審批環節可能相對寬松一些,近年來由于不少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過程中存在一些虧損問題,國家發改委對軌道交通審批條件可能更為嚴格,因此,一些原來是軌道交通的線路改為市域線路可能也有想加快推進的意思。市線路域仍然為武漢地鐵集團運營。
![]()
下面就結合相關新聞報道對武漢市域鐵路S5-S8這四條線路進行介紹和分析!
1、武漢市域(郊)鐵路S5線,原為新港線二期,新港線二期國家發改委已經批復,現改為市域鐵路。主線起于青山區白玉山站,向東穿越長江后,經長江新區陽邏片區,終至陽邏桃橋湖站,線路全長約35公里。此前以“新港線”名義開工的武漢站至白玉山站段,未來擬歸入地鐵10號線體系,與S5號線形成接駁換乘。該線路定位為市域快線,設計時速可達120-140公里,核心定位為“主城樞紐銜接+遠城片區輻射”,一端對接武漢站,另一端深入陽邏片區,形成“高鐵+市域鐵路”的立體換乘格局,填補了武漢東部遠城區與主城核心樞紐的快速交通空白。預計可能于2026年開工建設。
![]()
2、武漢市域(郊)鐵路S6線,原來命名為武漢軌道交通邾城線,這條線路對于新洲邾城民眾來說一直是備受矚目的一條線路,新洲距離武漢中心城區直線距離超過60公里,原先長期只能通過私家大巴車前往武漢,費用較高,后來開通了城際公交,相對方便了一些,可是發車間隔時間較長,收班早,也受到不少新洲居民吐槽,大家都希望有軌道交通延伸至新洲邾城,方便前往武漢,根據最新的消息,S6線路起點站可能為金臺,終點站為新洲東站。可能設置6座站點:金臺、汪集、劉集、人民廣場、向東村、新洲東站,該站點僅供參考,實際站點以公布版本為準。預計2026年申報
![]()
3、武漢市域(郊)線路S7線,從天河機場至黃陂前川,線路全長約36公里,設站7座,分別為天河機場、天河街、羅崗、群力、橫店、黃陂廣場、前川是聯系天河空鐵樞紐與黃陂區的快速通道,可加強天河機場對黃陂區的交通輻射能力。
![]()
4、武漢市域(郊)線路S8線,即已經開通的武漢軌道交通21號線,又被稱為陽邏線,線路全長約為35千米,串聯江岸區、黃陂區、以及長江新區,共設置站點16座,該線路的開通對于長江新區居民出行有重要意義,尤其方便陽邏開發區居民前往武漢中心城區,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這也是一條延伸至郊區的線路,雖然最后沒有延伸至新洲邾城,但是也給周邊居民出行多了一種選擇!
![]()
下期給大家更新武漢市域(郊)線路S1-S4線路概況,對此大家怎么看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一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