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湯問》中有一篇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大家小時候應該都學過!
但是大家未必注意里面一個重要的細節,
文中寫道:“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這個操蛇之神在懼怕一些什么?這個操蛇之神又是什么神?
![]()
先來說說這個操蛇之神
關于操蛇之神的信仰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曾經是遠古先民們耳熟能詳的頗具特色的神明形象。
《山海經》中曾經多次出現“操蛇之神”的描述。
神于兒居之,其狀人身而身操兩蛇,常游于江淵,出入有光。
——《山海經·中山經》
是多怪神,狀如人而載蛇左右手操蛇。
——《山海經·中山經》
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
——《山海經·海外西經》
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
——《山海經·海外北經》
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
——《山海經·海外東經》
又有神銜蛇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強良。
——《山海經·大荒北經》
大名鼎鼎的追日英雄——夸父,也手把兩蛇,似乎也是操蛇之神。
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
——《山海經·大荒北經》
比如還有其它“珥蛇”、“踐蛇”之神的記載,也有很多。
北方禺強,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
——《山海經·海外北經》
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強。
——《山海經·大荒北經》
西海郩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
——《山海經·大荒西經》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兩青蛇,踐兩赤蛇,曰不廷胡余。
——《山海經·大荒南經》
這個時候就要從歷史開始聊起了,操蛇圖像大量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的肖形印中,主要和當時流行的神話傳說與巫覡信仰有關。執杖操蛇者為巫覡肖像,杖不僅可以作法辟邪,也是其身份象征。
“熊”操蛇圖像為神人操蛇肖形印的主流,是漢代神秘文化驅儺儀式的反映。“熊”操蛇的含義是驅儺儀式中“蒙熊皮”的方相氏率領眾巫覡打鬼的象征。神人操蛇圖像體現出古人對于吉祥的向往和對于兇惡的辟除心理,用之于趨吉避兇的目的。
![]()
![]()
而愚公移山文中寫的操蛇之神應該不是什么巫師,而應該就是山神,為什么懼怕也能夠理解了,愚公如果一直干下去,是真的可以把山挖平的,只是需要的時間很長。山神當然懼怕啦,山被他挖了,他不得失業啊!
然后文中還寫天帝很感動,然后讓天神搬走,這個說法可能和我們小時候解讀的也不一樣,原文的“帝感其誠”中的誠根本不是指愚公要奉獻無窮子孫的誠意,而是指愚公以天地為一息,億萬載為一瞬,這種以哲學辯證的角度來看待萬物的思想。
帝感動的是愚公一個老頭卻有這種深邃的哲學思想!和堅持啥的根本沒關系,就像人類不會為螞蟻搬家而感動,但是要是一只螞蟻突然和你說一些哲學道理,你反倒會肅然起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