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認知中,家庭維修工程師多以解決技術難題的專業形象出現,消費者對其核心期待集中在“精準修復故障”上。近期,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的兩位工程師,重新詮釋了“服務”的內涵——他們在完成維修服務之余,于危急時刻守護了他人生命安全,其專業素養與責任擔當獲得用戶高度認可。
2025年10月4日,南寧市西鄉塘區墻面組工程師甘金英如約來到一位約70歲的獨居老人家中進行墻面修復。在細致講解維修方案并征得同意后,她正準備開始維修,卻突然聽到老人表示“肚子很痛”。甘金英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小心攙扶老人到沙發上休息。就是這近距離的接觸,讓她敏銳地察覺到老人手腳發冰、額頭直冒冷汗。
沒有絲毫猶豫,甘金英當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她一邊安撫老人情緒,一邊緊急聯系其家屬,并全程守護在側,直至醫護人員到來。將老人平安送上救護車后,甘金英默默返回現場,將墻面的破損處修補平整。事后,她也收到了老人康復的消息以及一面錦旗。
![]()
這樣的暖心善舉,在啄木鳥工程師群體中并非個例。同月19日,長春市綠園區廚電煙灶組工程師周凱在完成油煙機維修服務下樓時,發現6樓一住戶家中發生火災。他毫不猶豫沖往現場,協助三名受困人員安全撤離。救援過程中,他注意到一位女士因倉促逃生衣著單薄且皮膚有燒傷跡象,當即脫下自己的外套為其披上,并將其背離火場。周凱一直留守現場協助,直至消防人員徹底撲滅火勢確認安全后,才悄然離開。
![]()
從南寧獨居老人家中的緊急救助,到長春居民樓里的火場救援,甘金英與周凱的行動,不僅展現了個人的責任與勇氣,更凸顯了啄木鳥家庭維修一線服務者在“紓困解憂”中的核心作用。
事實上,這樣的善舉并非偶然,而是啄木鳥平臺長期倡導“技術+溫度”服務文化的自然結果。早前,啄木鳥平臺設立了見義勇為激勵制度,通過現金獎勵和榮譽表彰,鼓勵工程師們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多行善舉。在這種長期的文化培育與機制引導下,讓“超出職責的守護”成為工程師群體的自覺行動,也讓“服務”突破了技術維修的單一范疇,延伸至對消費者安全與權益的全方位守護。
工具修復的是家電與房屋的故障,但匠心守護的卻是家的溫度與安寧。一次及時的電話,一件溫暖的外套,這些超越維修的舉動,在關鍵時刻守護了家庭的完整與幸福。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的工程師們,正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證明,專業的服務之上,還有一份更為珍貴的、對人與生活的誠摯關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