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期待每一個共鳴的你,關注、評論,為學、交友!
“白狼”張安樂,1948年生,在家中排行老二,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則是臺北市第一女子中學教師。在中學時代,張安樂就加入“南海路幫”,擔任“護法”。1964年,他正式加入“竹聯幫”。
1964年的一個晚上,他與朋友到永和鎮一家舞廳跳舞,因口角發生沖突,刺傷了一名便服憲兵,結果換來了一年的牢獄之災。
![]()
就在他服刑期間,“竹聯幫”勢力迅速擴大,與臺北市各幫派之間的火并不斷,特別是與隔一條新店溪的“螢橋幫”勢同水火。當時,由“竹聯幫”楊站長率領的“遠征軍”,橫掃臺北各幫派,打殺之聲驚動了臺北刑警大隊,乃針對“竹聯幫”展開全面掃蕩,許多“竹聯幫”兄弟落網。
1965年仲夏,“白狼”刑滿出獄,迎接他的不是重獲自由的喜悅,而是無奈與茫然。
在父親的安排下,“白狼”轉到基隆一中繼續未完的學業,次年轉回臺北師大附中。
這段日子,“白狼”專心讀書,憑他的聰穎,于1967年一舉考取了淡江大學歷史系。
這是一家私立大學,學校分為大學本科與大專(臺稱“五專”)兩部分。這兩者之間的學生涇渭分明,大專學生也許是因為自卑心理,對本科學生有一種不滿與仇視情緒,爭吵打架之事不斷。
“白狼”因個性要強,不吃這一套,向那些大專學生進行挑戰,并在打架中打出了威風,一舉成名。
張安樂大學畢業后,考上了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在這期間,他與一位張姓女同學熱戀,但未走上紅色地毯。
在與張姓女同學分手后,“白狼”認識了一位叫李青的女子,不久結婚,為他生下一子一女。
![]()
1975年,張安樂順利通過托福考試,便將手下控制的“竹聯幫”勢力交給一個叫康寧的人,自身赴美求學,先進入內華達大學,一心讀書,用3年時間修完了4年的旅館管理學分。
在美期間,在臺的妻子李青一人撫養子女。受“白狼”江湖性格的影響,李青也頗有“大姊頭”(指女性黑道領袖)的風范,對來家里的道上兄弟的照顧較“白狼”有過之而無不及。據說,不少道上犯案的兄弟常以李青處為“避難所”。
1979年,“白狼”返臺探親,但因與妻子李青感情不和而分居,他不住家而住友人處。
此時,新竹“三光幫”的廖進基等人因犯大案,為躲避警方緝捕,藏匿在李青家中。
不料,警方根據線索,在李青家中將這批罪犯抓獲,還搜出大批刀槍,也將回臺探親的“白狼”一網打盡。
警方還以“私藏槍支、藏匿人犯、涉嫌叛亂(多指搞“臺獨”)”等罪,將“白狼”張安樂移送“警總”偵辦。
最后,“白狼”在多方努力下,“臺獨”罪名沒有成立,卻以“私藏槍支”罪名被判處6個月刑期,后又以繳保釋金釋放。
當年底,“白狼”返回美國,順利完成內華達大學拉斯韋加斯分校學業,隨后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加州斯坦福大學會計研究所,攻讀企業管理。
1981年,張安樂回臺與意見不合的妻子李青離婚,留下兒子讓親戚照管。辦完這些瑣事后,他又回美國繼續讀書。
1983年初,“白狼”再度返臺,見到了陳啟禮。在兩人相談中,陳啟禮告訴“白狼”,還是要爭取搞經營活動,沒有經濟實力,什么事也辦不成。
![]()
1984年4月,“白狼”與“黃鳥”陳志一在洛杉磯經營一家韓香村火鍋店。他們不但自己管理,還親自買菜,有時還下廚,生意十分興隆,經濟狀況大為改善。
這時,臺北“竹聯幫”總部帶來信息:臺灣情報部門支持“竹聯幫”在海外發展。張安樂與陳志一便積極在舊金山、洛杉磯、休斯頓、紐約各大城市發展“竹聯幫”兄弟,建立據點,擴充財源。
同年9月,以張安樂為社長、陳志一為董事長的《風云報道》雜志在美國創刊出版。仿效陳啟禮的《美華報道》風格,大炒黑社會內幕、賭場秘聞、名人外遇等。
“白狼”是美國“竹聯幫”的重要人物,事務繁忙,一邊求學,一邊經營生意,還一邊主持“竹聯幫”的活動,還不時參與一些政治活動。
在美國期間,他為“竹聯幫”在美的拓展起了重要作用,并負責到洛杉磯發展“竹聯幫”。“竹聯幫”在美設有“僑堂”,“白狼”可堪稱“僑堂”的開山鼻祖。
張安樂可以說是美國華人社會年輕一輩中一個十分活躍的人物。也因此,他與大陸在美國的留學生及臺灣的黨外人士來往密切。在一次蒙特利公園市林肯廣場的集會上,“白狼”張安樂大罵臺獨人物許信良(回臺后兩度當選民進黨主席):“你說反共,我同意,但你反對臺灣,是我最不能接受的!”
這也反映了張安樂的政治主張。
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期間,“白狼”張安樂與大陸留學生來往甚多。
“江南命案”發生,“白狼”也卷入了難以自拔的漩渦。
張安樂是當年在美營救陳啟禮的主要人物之一。他與“黃鳥”陳志一、向撥京3人,以陳啟禮事先錄下事件原委的兩卷錄音帶為談判籌碼,在美國四處奔走,努力爭取陳啟禮、吳敦由軍法審判轉為司法審判,因此他成為美國及臺灣各方面關注的焦點人物。
![]()
美國“協勝公會”顧問“七叔”伍桂兆出價100萬美元要向張安樂購買陳啟禮的錄音帶,遭到張安樂的拒絕。原來“協勝公會”掌握著美國華裔青少年幫派“飛龍幫”,同時與臺灣國民黨上層有密切聯系。同時,美國警方與聯邦調查局曾先后五次與張談判,要他交出錄音帶,均未成功。
最后,張安樂在與國民黨當局談判失敗后,才與陳志一、向撥京商量,于1985年1月11日將錄音帶交給美國聯邦調查局。
張安樂也因此成為“紅人”,頻頻出席各種座談會,在大眾媒體拋頭露面,還與劉宜良的遺孀崔蓉芝共同出席“江南命案”聽證會。
他仍致力于營救被捕的陳啟禮、吳敦與逃亡中的董桂森。他曾計劃與綽號“象鼻蚌”的向撥京等人召開記者會,向新聞界公布三大內幕:
后由于臺灣方面做出讓步,這一計劃才取消。張安樂為防意外,還寫好了遺書,交待了后事。
張安樂的一切行動都在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監視與控制之中。后因調解討債糾紛而遭陷害,被判了18個月徒刑。
“白狼”入獄后,陳志一、向撥京成為美國“竹聯幫”的主要首領,并提出推動“竹聯幫”在美國十項基本建設計劃。
![]()
向撥京早年加入臺灣“血盟幫”。“血盟幫”是臺灣早期黑社會風云一時的幫派,在“竹聯幫”首次被警方“清洗”時,有不少“竹聯幫”兄弟投靠了“血盟幫”,董桂森也在“血盟幫”混過。后因陳啟禮復出重組“竹聯幫”及“血盟幫”受挫,不少“血盟幫”兄弟又回到“竹聯幫”。
向撥京自小生長在一個條件優越的家庭。18歲時,他進入軍校候補軍官班。退伍后,他開始經營一家裝潢工程公司。1977年,他婚后不到兩年,和臺北景美區的一個黑道人物發生沖突,被一刀捅斷了大腿動脈,從此變成了“獨腳雙拐走江湖”的人。
1984年3月,他來美國發展,在這里遇到了“白狼”張安樂與陳啟禮,并成為莫逆之交。
因他曾發誓“生為血盟幫的人,死為血盟幫的鬼”,而一直未正式加入“竹聯幫”,但與“竹聯幫”的諸位老大關系極佳,也為“竹聯幫”做事,而成為“竹聯幫”的榮譽幫友,故陳志一講“他比任何其他竹聯幫的人更像一根竹”。
陳啟禮、吳敦被捕后,他與“白狼”張安樂、“黃鳥”陳志一是營救落難兄弟的三大主力,還制訂了一套完備的“竹聯幫”在北美發展計劃或稱“十項基本建設計劃”,主要包括:進軍色情事業;發展全美連鎖店的中式蔬菜供應系統,并逐漸壟斷市場;控制衛生紙出口臺灣;開設跆拳道武術館,吸收警員學生,建立與警方的聯系,提供保鏢服務;抽取賭場利潤;販毒等。
1985年6月,陳志一取消原定在休斯頓投資餐館的計劃,建立當地最大的“香格里拉”夜總會,聘請150名金發碧眼的美國姑娘表演脫衣舞,提供“無上裝”與“帶出場”服務,拉開了他色情業發展計劃的第一步。
同時,陳志一繼續擴大吸收“竹聯幫”成員。
![]()
1985年7月2日,在休斯頓凱悅大旅館一間豪華客房里,一張桌子上擺著一張關帝神像和一個“竹聯幫”牌位,前面一只碗里插著正在燃燒的柱香。三個不同膚色的人口中念念有詞:“一拜天,二拜地,三拜父親,四拜竹聯,五拜關帝…”
叩拜完畢,陳志一拿起一只裝好酒的碗,刺破手指,將血滴入。其他三人滴血入酒,大家一飲而盡。
然后,陳志一宣布:
入幫儀式結束。
這一切都在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監控之中,并被錄像。而入幫的這三位“龍”不過是聯邦調查局的線民和臥底。
黃啟則是這出戲的關鍵人物。他身材不高,五官端正,頭腦靈活,會講廣東話、福州話、閩南話和潮州話等多種中國南方方言,時年31歲。他出生在香港,15歲時移民美國,混跡華裔黑社會幫派,成為紐約“飛龍幫”的一員大將,跟隨綽號“科學家”的“飛龍幫”頭目陳麥克。
陳麥克是美國“協勝公會”重要首領,任“中華之聲”廣播電臺董事長兼新聞部經理,同時經營餐館與夜總會,是“協勝公會”第二代領袖人物。他也是“協勝公會”總顧問“七叔”伍桂兆的義子。就是這樣一個在華人社會黑白兩道具有重要地位的人,于1983年3月13日凌晨4時被人暗殺于“協勝公所”財務機構聯邦信用會辦公室內。陳麥克就此結束了自己的黑道生涯。
黃啟失去靠山,便去開出租車為生。他通過“竹聯幫”的林蘇結識了“白狼”和“黃鳥”,成為《風云報道》雜志在紐約的發行人。
林蘇是福州人,原屬紐約“福青幫”成員,后來又加入“竹聯幫”,也成為《風云報道》在紐約的發行人之一。
1985年3月,黃啟在東百老匯一家咖啡店遇見紐約市警察局的偵探路易陳。路易陳也是來自香港,通曉廣東話與日語,是反毒專家,是一個成功的臥底探員。黃啟就是在他的引誘下,于1985年4月13日正式與紐約警察局合作,不久歸入聯邦調查局,開始打入“竹聯幫”當線民,月薪5000美元,獎金另計。
被封為“黑龍”的鄭羅伯、“白龍”黃大衛均是美國警方探員。他們通過黃啟而認識“白狼”與“黃鳥”,進而拜入“竹聯幫”。鄭羅伯是韓國裔,于是被陳志一安排處理有關韓國幫派方面的事務。
在黃啟的慫恿下,陳志一開始做販毒生意。
![]()
1985年7月25日,在紐約一家韓國人開的蓮娜餐館前,林蘇在焦急地等人。不久,黃大衛、黃啟到來。他們相互交換了一個小包,并查看一眼后,匆匆分手。原來,他們在此成交了1公斤海洛因。
9月4日,陳志一飛往紐約,洽談自泰國進口的一批300公斤重的海洛因之事。在紐約維士達豪華大旅館的客房里,與朋友談這筆大買賣。這一切都在聯邦調查局的監視之中,而他卻一點不知。數日之后,他飛往巴西,準備取回給逃亡之中的董桂森辦理護照的證件照片。
9月16日凌晨,陳志一從紐約返回休斯頓,在機場被捕(另一說是陳志一自巴西返美時在機場被捕)。向撥京、林蘇、王守明(林蘇手下兄弟)、李傳杰(陳志一的保鏢)、亞明(大毒梟)、楊天運和綽號“新疆馬”的魯齊(陳志一公司雇員)等人在美國各地也紛紛落網。4天之后,董桂森在巴西被捕,在被關押9個月后引渡美國。
1986年7月28日到9月19日,在紐約南區聯邦法院,進行了美國歷史上首次公開審訊亞裔犯罪組織——“竹聯幫”大審。
張安樂、董桂森、陳志一、向撥京等11人被控告為“竹聯幫”分子,在美國經營犯罪企業、販毒、偷運槍支、非法賭博、偽造護照、涉及謀殺劉宜良等13項罪名。
![]()
在這次馬拉松式的大審期間,美國司法部門列舉了大量證物。每次法庭辯論,雙方唇槍舌劍,輪番對陣,高潮迭起。特別是“白狼”張安樂在1986年9月12日的自辯,更是炮火猛烈。
他用熟練的英語猛轟國民黨當局、紐約華裔幫派及那些臥底證人。12月17日,美國法庭對“竹聯幫”案進行了最后宣判:張安樂被判刑15年。這時已消瘦了30磅的他,拿著一本佛經,非常失望地發出一陣大笑。而坐在觀眾席上的女友淚如泉涌。
陳志一被判15年刑期。董桂森以“一級謀殺罪”被判27年徒刑。楊天運被判無罪當即釋放。其他被告被判10年至25年有期徒刑。張安樂因在獄中表現良好后來刑期減為10年。
1995年3月21日,張安樂在美提前釋放出獄。
“白狼”整理行囊,離開路易斯安那州的奧克岱爾聯邦監獄,揮別了十年的牢獄生涯,但是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他的親友,而是聯邦調查局的調查員。
“我們必須把你驅逐出境”,聯邦調查員告訴他。張安樂又被押解到移民監獄,等待被遣返出境。
3月29日12時,張安樂在臺灣刑警的押解下,乘坐聯合航空公司845班機由美國舊金山起飛,飛往臺北。
晚上7時50分,飛機準時抵達桃園中正機場。
身穿黑色西裝、內著白色襯衫的張安樂,在臺灣“法務部調查局”3名警員的監護下,由17號通道穿過入境長廊,走出機場。
得知兒子出獄歸來,張安樂87歲的母親董鏡桂不勝感慨:
董鏡桂不無遺憾地講。
張安樂在接受《亞洲周刊》采訪時說:“10年的牢獄之災,是因我自己不小心才被人陷害,這筆賬不能算在江南命案上,我只不過是因江南命案被人當成目標罷了。”
![]()
在10年的獄中生涯中,張安樂以讀書自娛,前后修完了心理學、社會學兩個學士學位。
“白狼”張安樂返臺后,因涉及殺人未遂和販毒案被押。
“我沒有販毒,更沒有教唆殺人!”在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一個偵訊室中,“白狼”不斷重復著這一句話。
1996年4月10日,“白狼”好友陳啟禮、吳敦和辯護律師周爛雄上“真相新聞”電視節目,談“白狼案”的真相。
陳啟禮講,張安樂是個富正義感的血性漢子,以他對“白狼”的了解,“白狼”根本不可能扯上販毒勾當,況且“竹聯幫”是不允許幫內兄弟碰毒的。
吳敦表示,“白狼”從小就是一個夠義氣的朋友,又會讀書,是一個標準的道上“兄弟”。美國以販毒定“白狼”的罪,絕對是一個冤案,“白狼”根本不沾毒,這是美方設計的莫須有罪名。
1996年7月23日,“白狼”為他的長子舉行了隆重的婚禮。他的兒子名叫張建和,小名“小胖”,新娘叫劉慕斌,是“半畝園”餐廳老板劉錫九的長女。
張建和的母親王淑貞與張安樂離婚后,為避免兒子步老子的后塵,乃帶兒子移居巴拉圭。但長大成人后的張建和仍不忘懷父親,還到美國看望獄中的父親。張安樂出獄返臺后,張建和也回臺定居,并在父親的支持下投資慈恩開發公司,并出任副董事長。
婚禮選擇在臺北一家有名的酒店舉行,設宴席128桌,花費1000萬元,由“竹聯幫”所屬五家公司的資深大哥負責宴席的場內外安全、宴席的設置、儀仗隊排練等工作。負責安全的“竹聯幫”兄弟就達200多人。
![]()
這次婚宴,高朋滿座,氣氛熱烈。盡管由于“白狼”身份敏感,許多政界人士不便親自到場祝賀,但卻收到了來自政界許多知名人士與官員的喜帖、禮金,其中送喜帖的名單中,包括了前軍情局局長及江南命案的主謀汪希芩、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立法院”院長劉松藩、副院長王金平、臺北市長陳水扁、高雄市議長陳田錨、“警政署”主任秘書劉慶睿等高官貴賓。親自前來道賀的更有與黑道有關的“立法委員”林明義與曾振農、省議員顏清標等民意代表。
即使一些在社會上標榜形象的政界知名人士如郁慕明、林志嘉等也到現場道賀。這次婚慶收到的禮金就達3000萬元。這再次顯示“白狼”張安樂在臺灣黑道仍具有特殊地位與影響力。
張安樂在黑道一言九鼎,卻不能保護自己的兒子。
1998年4月12日凌晨,張安樂的兒子張建和與朋友一塊在臺北“漲停板”酒店暢飲之后,因乘電梯與“四海幫”四名兄弟發生沖突,“四海幫”兄弟不敵身高馬大的張建和等人忿而離去。
不料,這四人出門后沖進對面一家商店強行拿走四把水果刀,迅速返回酒店,直奔正在大廳的張建和等人。一陣亂刀之下,張建和被刺兩刀,一刀直刺心臟;另一同伴曾志杰被刺11刀,四名“四海幫”兄弟迅速逃跑。張建和與曾志杰被立即送往醫院,但張建和因被刺中要害失血過多而死亡。這一意外事件在黑社會又一次引起極大震動。
“竹聯幫”放話要討回公道,要“血債血還”,是否會引發一場“竹聯幫”與“四海幫”兩大幫派的復仇火拼,頗受各界關注,警方更是嚴加防范。
不過,張安樂對失去愛子雖然十分痛苦,但卻顯得相當平靜,在電話中表示“生死的事每個人都會碰到,人家一百年后都會死,本來就看得很開”,不希望復仇。因此,在幫派老大出面協調下,沒有發生兩大幫派的沖突。
![]()
5月4日,張建和正式出殯,場面盛大,貴賓云集。“竹聯幫”共動員2000多名兄弟到現場祭奠。全島各重要幫派大哥及元老也親自到場致祭。高雄市長吳敦義贈送“天不假年”,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贈“痛失英才”挽聯,另有40多名“立法委員”及多位縣市議長署名致贈花籃與挽聯。
演藝界的知名人士胡瓜、彭恰恰、楊帆、余天等親自到場致祭。送葬禮車近300輛。張安樂因被通緝而未能到場為兒子出殯,成為他人生的一大憾事,也給世人留下太多的思考。
如果有其他關于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