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獲悉,浙江省“141X”鄉村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第二批典型案例正式公布,柯橋區報送的屃石湖片區鄉村空間設計、稽東鎮鄉村地區詳細單元規劃兩個案例成功入選,加上入選第一批典型案例的蘭亭街道謝家塢村村莊規劃,我區已有3個案例成功入選,數量居全市第一。
![]()
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的實現離不開科學規劃的引領。作為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區,我區嚴格落實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發展目標,構建鄉村共富單元的分層編管體系,創新“鄉村空間設計+詳細規劃”融合編制模式,探索城鎮開發邊界外鄉村空間“保護—利用—增效—共富”的協同路徑,為全省鄉村共富單元詳細規劃編制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以福全街道屃石湖片區鄉村共富單元為試點,我區建立了“單元—片區—地塊”分層編制體系:單元層明確了“詩畫田園?共富水鄉”的共富主題、耕地保護面積等核心指標以及產業發展方向;片區層細分生產生活功能區,落實農業設施布局與生態修復重點;地塊層聚焦近期項目,開展農業種植引導、小微設施選址及景觀設計,實現規劃從宏觀統籌到微觀細化的層層傳導。
為更好地將空間設計意圖轉化為法定管控要求,進一步提升空間利用效能,我區堅持科學性與實操性并重,從空間格局設計、農業空間設計、生態空間設計、文化空間設計等方面對鄉村共富單元詳規進行系統性謀劃,讓鄉村共富空間設計更加落地可行。
“空間格局設計方面,屃石湖片區將以‘湖’為生態基底、以‘田’為生產空間,構建‘田水交融、景村共生’的湖網圩田復合型空間。”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規劃,屃石湖片區將打造荷葉圩田觀光區,設計農耕步道與觀景平臺,聯動村莊發展“圩田研學+民宿餐飲”業態;實施“農田—河道—濕地”一體化生態修復,展現江南水鄉風貌;挖掘圩田文化內涵,保留傳統耕作模式,聯動傳統村落更新,形成“圩田文化展示+村落文化體驗”的文化傳承體系。
“我們將繼續探索不同類型單元詳細規劃管理體系。”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區將結合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聚焦鄉村地區發展實際需求,分類完善單元詳細規劃編制技術標準與管理流程,逐步建立覆蓋全域、全要素、全過程的城鄉規劃管控體系,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空間保障和制度支撐。
柯橋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俞立權 通訊員楊曉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