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小史記”:268萬字,1000場對話,見證十年!多知圖書十年大禮包,人手一套。點擊購買,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多知10月30日消息,近日,由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主辦,十方融海協辦的“新時代文化養老主題交流會”在蘇州召開。會上,十方融海梨花教育CMO王德祥提到:“在AI技術的賦能下,文化養老正從一個小而美的賽道,成長為供給豐富、主體活躍、鏈條完整的蓬勃產業”。
在他看來,如今銀發教育產業服務的是一群完全不同的新銀發群體,他們不想只是“養老”,更想要“享老”,“銀發經濟的下一片藍海,就是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自我價值實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3.1億,人均GDP躍升至9.57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1萬元。中國人均消費支出達2.82萬元,相較上年實際增長5.1%,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7.4%。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文化養老服務難以匹配新一代銀發群體的需求——比如適老化技術和優質文化養老內容相脫節、文化養老產業復合型人才欠缺、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程度不足等。
![]()
(梨花教育CMO王德祥在“新時代文化養老主題交流會”發表主題演講)
而這些痛點,恰好可以通過 AI 技術精準破解,王德祥表示,AI在文化養老領域扮演著多重核心角色。
首先,AI是文化養老的“放大器”。“它從根本上放大了文化養老的規模、內涵與想象力。”王德祥解釋稱。AI放大了產業供給、產業邊界以及市場滲透,能夠消除技術普惠的部分門檻,通過智能教育平臺、個性化服務系統等,縮小不同群體在獲取、處理數字資源的能力差異,下沉市場的巨大潛力也被激活了。
其次,AI是服務范式的“孵化器”。“我們正通過AI,孵化新的服務標準、新的運營模式和新的職業方向。”他提到,憑借“多維聲學參數與情感場景動態分析的聲音標準化評測系統”和“AI驅動的個性化語音訓練與發音矯正系統”等核心的AI專利技術,基于75種AI測評算法、2037萬份聲音樣本以及2.8萬份專家標注數據,梨花教育的AI聲音陪練師可對發音錯誤、語調偏差、語速節奏等問題進行即時識別與個性化反饋,將模糊的服務體驗變得可量化、可優化,幫助用戶實現“邊練邊改、持續進步”,用戶的滿意度達到98%。
梨花教育孵化出“AI教育智能體+班主任+講師”的三師運營新模式。AI教育智能體能夠實現,實時響應精準化、個性化服務用戶需求;班主任則通過嚴格訓練、全程跟蹤,實現系統培訓和貼心服務;另外,通過嚴格篩選、動態考核,讓具有專業背景的明星師資,通過系統執教,授之以漁。
另外,梨花教育還孵化出既懂老人、懂文化,又會用AI工具的“AI人格訓練師”等新職業,讓AI更貼合老人的需求。
同時,AI還是未來文化養老生態的“連接器”。王德祥指出,未來文化養老的核心應用,絕非孤立的 APP,而是一個整合性的服務生態入口,“它能貫通線上社群、線下活動與文旅康養資源,為銀齡群體構建完整的文化生活體驗”。
在梨花教育看來,AI的價值,不是“把服務做得更高效”,而是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平等享受時代的美好,實現精神豐盈和自我價值。
十年教育,風云激蕩。3600天,可以成就一個行業的輝煌,也能見證它的起落與重生。268萬字,1000場對話,這些故事與經驗被完整記錄在多知10年圖書之中。點擊購買,見證十年!
掃碼加入多知新書交流群,共同探討教育+AI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