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
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的二十屆四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五年規劃的建議》。
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文發布。通篇15部分開列61條,分為三大板塊,擘畫了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雷海潮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立足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對衛生健康和人口方面又作出了進一步的謀劃和部署。
“十五五”規劃將健康優先發展戰略提升至國家層面,醫療行業正迎來從“規模擴張”到“質量躍升”的歷史性轉型。
醫療衛生領域相關內容摘錄如下:
![]()
(11)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新型舉國體制,采取超常規措施,全鏈條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基礎軟件、先進材料、生物制造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突出國家戰略需求,部署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加強基礎研究戰略性、前瞻性、體系化布局,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長期穩定支持。強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原始創新導向,優化有利于原創性、顛覆性創新的環境,產出更多標志性原創成果。
(24)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與共建國家戰略對接,強化合作規劃統籌管理。……深化貿易、投資、產業、人文務實合作,拓展綠色發展、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衛生健康、旅游、農業等領域合作新空間。……
(40)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并落實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健全待遇確定和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優化藥品集采、醫保支付和結余資金使用政策。……
(42)加快建設健康中國。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健全健康促進政策制度體系,提升愛國衛生運動成效,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和人民健康水平。強化公共衛生能力,加強疾控體系建設,防控重大傳染病。健全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機制,促進分級診療。以公益性為導向深化公立醫院編制、服務價格、薪酬制度、綜合監管改革,加強縣區、基層醫療機構運行保障。優化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和布局,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推進全民健康數智化建設。加強慢性病綜合防控,發展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全方位提升急診急救、血液保障和應急能力。加強醫療衛生隊伍能力和作風建設。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促進中西醫結合。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發展。加強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
(43)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完善生育保險制度,落實生育休假制度,實施早孕關愛行動、孕育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深入開展托育服務補助示范試點,發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體化服務,逐步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婦女和兒童健康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政策機制。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完善城鄉養老服務網絡,加強公共設施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發展醫育、醫養結合服務。推行長期護理保險,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體系,擴大康復護理、安寧療護服務供給。……
(44)穩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評價標準,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范圍和內容,制定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路徑、措施,推動更多公共服務向基層下沉、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健全與常住人口相匹配的公共資源配置機制。加強縣域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統籌,完善投入保障長效機制。全面深化事業單位改革。
從健康優先戰略的全面落地到生育養老的精準保障,從慢性病攻堅的全鏈條布局到基層醫療的能力升級,“十五五” 時期的衛生健康與人口發展規劃,將宏大戰略拆解為可感可知的民生福祉。
隨著各項部署的落地生根,健康中國的藍圖將愈發清晰,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將愈發堅實,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持久的民生力量。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信息采集:衛健君
聲明: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