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厲昕月
11月4日,東港區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東港區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有關情況。
![]()
截至2025年,東港區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25%,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長,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多元化、個性化。面對這一形勢,東港區積極響應國家和省市關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將養老服務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以“三個轉變”推進養老產業與老齡事業協同發展,努力構建更加完善、更具活力、更有溫度的養老服務體系。
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從“單兵作戰”向“共同奮戰”轉變
東港區通過高位推動、政策引領、優化環境三措并舉,打破部門壁壘,凝聚養老服務發展合力。一是高位推動聚共識。將養老服務納入全區重點工作,定期研究進展與推進措施,連續四年列入常委會工作要點、區政府工作報告和為民辦實事項目;結合黨政機構改革,健全老齡委工作機制,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抓、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工作推進機制。二是政策引領強支撐。在落實上級政策基礎上,出臺《關于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8個方面明確具體措施;去年以來爭引專項債資金6.51億元用于養老項目建設,顯著提升全區養老承載能力。三是優化環境促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養老機構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推行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相關優惠政策;為龍頭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落實稅費減免、水電氣民用價格等優惠,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從“基礎養老”向“品質養老”轉變
在筑牢特殊困難老年人群體兜底保障網的基礎上,東港區聚焦供給端發力,持續提升養老服務品質。一是強化養老機構建設。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作用,7處敬老院集中供養特困人員252名;規范普惠性養老機構發展,認定14家普惠性養老機構并明確收費標準,培育連鎖化品牌化養老企業;目前全區建成養老機構床位2394張,護理型床位占比75.6%,形成多層次養老格局,優秀經驗獲新華社報道。二是豐富社區養老供給。在實現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的基礎上,建成6處嵌入式小微養老機構,提供多元化服務;爭取7500萬元專項債推進社區養老組網項目,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建立探訪關愛機制,為困難及獨居、空巢、高齡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和探訪服務。三是深化醫養結合融合。推進醫康養結合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通過內設機構、簽約合作等方式融合發展,22家養老機構實現醫養結合;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老年健康驛站”,年服務超2萬人次,東港獲評全省醫養結合示范先行區、高質量發展創新引領區。
培育多元業態,從“傳統養老”向“銀發經濟”轉變
東港區將發展銀發經濟作為重要抓手,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推動養老產業提檔升級。一方面強化項目招引,將養老項目納入全區重點招商“九大產業鏈”,2024年以來謀劃推進涉老項目30余個,簽約落地10個,總投資30.6億元,建成后可新增養老床位3600余張,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另一方面激活消費潛力,開展家裝廚衛“煥新”活動,落實適老化改造補貼政策,老年人購買相關產品最高補貼30%;自8月起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消費券,截至10月底累計發放2415張,既減輕老年人照護壓力,又帶動養老服務行業健康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互促共贏。
下一步,東港區民政局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老年人需求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養老服務工作,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